第04版:健康

谨防“空调病”偷袭 衣食住行要注意

衣食住行要注意

本报记者 牛曦阳

炎炎夏日,家庭、商场、办公室、公交车……走到哪都有空调。空调虽然能给人带来凉爽,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惹上一身毛病。“我是办公室文员,整天都待在空调屋。前段时间,我总是流清鼻涕,卫生纸不离手,感觉头昏、头疼,上班也无精打采。”市民牛女士说,后来,她去医院检查,被告知得了“空调病”。

什么是“空调病”?对此,记者采访了市中医院中风二科副主任刘伟。刘伟介绍,“空调病”是一种与现代工作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空调病”又叫“阴暑病”。“阴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而病为发热、头痛、无汗、恶寒、身形拘急、肢体酸痛等症。”刘伟解释,阴暑是人们“畏暑贪凉,不避寒气”所致,其症状类似风寒感冒,会出现头晕、恶心、乏力、没食欲、大便稀、舌苔腻等。

那么,怎样才能远离“空调病”呢?刘伟提醒,预防空调病,市民要从生活细节入手,特别是衣食住行这四个方面。

衣:身边常备厚衣服

夏季炎热,人们普遍穿得较少,衣服质地也较为轻薄。特别是一些女性朋友,喜欢穿吊带背心、短裤、短裙、露肩装、露脐装等。刘伟表示,如果市民衣着单薄,且长时间待在空调屋,很容易诱发肩周炎或其他关节酸痛,甚至出现颈僵背硬、肩颈麻木等症状。

“长时间在空调屋工作的人要随身携带长袖衫、高领衫或厚一点的衣物,以防冷气侵袭膝盖、肚脐、肩膀等部位。”刘伟说。他还提醒市民,在空调屋时不要让空调直接吹向自己,以免因风力过大、温度过低而诱发疾病。

食:常喝姜茶驱体寒

夏天久待空调房,身体很容易受寒。刘伟建议,长期待在空调屋的人可以煮一些姜茶来喝。生姜属于暖性食物,具有辛辣暖胃、发汗、止呕、解毒之功效,可以驱散体内的寒气,帮助身体出汗,有效排毒。刘伟表示,生姜茶的做法很简单,大家可以将生姜去皮洗净切成片,取5至10克放入锅中煮沸即可。另外,还可以将生姜片和冬瓜皮、陈皮、藿香、佩兰放在一起煮,驱寒效果更好。

“薏仁绿豆粥、白扁豆山药粥、荷叶粥能刺激脾胃,有助于利水化湿,是不错的食疗方。阴暑有腹泻、恶心者,可将3至5瓣生大蒜捣碎后用温开水送服。”刘伟说,“空调病”患者容易并发感冒,嗓子疼者可以吃银翘丸,不疼者吃藿香正气丸,注意不能食用寒凉食品。

住:空调温度要适宜

“夏季很多场所空调开得很足,使得室内外温差很大。如果长时间待在这种环境中,毛孔会收缩,身体出不了汗,热散不出去,很容易中阴暑。”刘伟建议,空调温度不宜过低,设定在25℃左右即可,室内外温差不宜超过5℃;不要在大汗淋漓的状态下进入温度很低的空调房;晚上睡觉最好不要开空调,以避免着凉感冒。大家可以在睡觉前,提前10分钟给卧室降温,等入睡时关闭空调。

很多人在开启空调之前,会将门窗关得严严实实,最大限度地避免冷气流失。刘伟提醒,市民在使用空调时,一定要注意通风换气,最好每隔3个小时开一次窗户,这样有利于避免患上“空调病”。

行:运动锻炼强身体

中医讲究天人相应,顺乎天地之变,无违于天,无逆于时。夏季是升发疏散的季节,该受热就得受点热,该出汗就得出点汗,甚至出点畅汗更有益健康。而最健康、最绿色的出汗方式就是让自己“动”起来。“很多人在舒适的空调屋内待久后,不愿意走出房门运动。长此以往,身体的抵抗力下降,会让疾病有可乘之机。”刘伟说。

刘伟介绍,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和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感觉的灵敏度,加强毛孔、汗腺、皮脂腺等对冷热刺激的适应能力,从而增强人体的防御能力及免疫力。刘伟提醒,大家在运动时,要避开气温最高的中午,应选择较为凉爽的早晚到户外锻炼身体;老年人在夏季锻炼时不要出门太早,在太阳升起之后出去即可,应多做散步、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不宜选择运动量过大的锻炼方式。

2019-06-20 本报记者 牛曦阳 1 1 济源日报 c_32000.html 1 谨防“空调病”偷袭 衣食住行要注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