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鸿斐)“我家将旱厕改造为三格化粪池式厕所,既消除了异味,又可以产生有机肥,非常好。”6月18日,轵城镇雁门村村民刘停战高兴地向记者介绍。今年以来,轵城镇根据农村实际,创新措施,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农户厕所改造工作。
轵城镇辖69个行政村,有22251户10万余人。经摸底统计,全镇除1268户列入搬迁计划、4000余户已建双瓮式厕所或已经联通沼气池无需改厕外,另有16000余户需进行改厕。
轵城镇将改厕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工作小组,抽调人员专项负责,与各村签订目标责任书,将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根本要求,统筹做好各项工作。截至目前,该镇累计投入改厕资金4000余万元。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轵城镇因村施策,科学确定目标任务,创新治理模式,力争做到让群众满意。
在平原地区按管网水冲式推进。该镇修建污水管网75公里,完成西轵城村(部分)、西滩新村、东留养村、西留养村、西添浆村、牛家庄村、王虎村、翟庄村及枣树岭村(部分)等9个行政村4968户的污水管网截污改造工作。
在污水管网覆盖不到的地区按三格化粪池式推进。该镇创新推出三格化粪池式厕所,改造无害化卫生厕所1000户。三格化粪池式厕所设计科学、成本不高,灭菌效果好,还能产生有机肥,安装简单,便于推广,受到群众欢迎。
在不适宜三格化粪池施工的岭区按“户厕卫生化+村外建大三格化粪池或小型污水处理终端”推进。该镇按照储粪池不渗不漏、粪便不暴露基本要求,对岭区6500户居民厕所进行规范,对厕具进行防臭处理,对粪坑进行密闭,加装排气管,预留抽粪口,配备专业抽粪车辆,实现粪水、粪渣定期收集、有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