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峰
与传统静态的绘画不同的是,黄凤荣所采取的是表演和绘画相结合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将绘画的过程视为全新的艺术形态,赋予艺术新的生命表现力,给静态的画作注入时间与空间的新鲜血液。通俗来讲,黄凤荣在舞台上呈现的艺术,让观众看完后,有一种心潮澎湃的感觉,甚至还能通过他的动作了解画作背后所隐含的故事。
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难度自然可想而知。6月10日,黄凤荣提前来到济源。刚刚安顿下来的他,顾不上休息,便来到了我市的地标性建筑——愚公移山雕像前,寻找创作灵感。
黄凤荣居住的酒店离愚公移山雕像有一段距离。路途中,他并没闲着,而是认真地观察沿途的人与物。对他而言,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而济源是愚公移山精神的原发地,要想自己的表演有张力,就要了解这里的文化,熟悉这里的风土人情。
6月11日上午,他拿起手中的两支画笔,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演绎,在舞台上完成了自己的创作。这一刻,他不仅是在作画,而且是在演绎愚公挥舞镐头、奋力挖山的精神。最后,当挥舞着镐头的愚公出现在画板上时,不少观众被这一幕所震撼,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声。
黄凤荣介绍,近年,他所创作的画作中,有不少是古代的先贤,但是从没有像这次一样,给他带来如此深刻的感受。他认为,愚公移山中的“山”在某种意义上,所代表的是一种困难,而愚公的行为告诉了人们,面对困难时该怎样做。
6月11日下午,黄凤荣先后来到了我市五龙口景区、王屋山景区,了解我市的风土人情。
一路上,除欣赏美丽的风景外,他还用手机记录下这一切,并将视频上传到抖音等网络社交平台上,希望更多的人看到济源,认识济源。除此之外,他还发现,愚公移山精神已经在济源扎下了根,变成了一种文化,传承了下来,让他感触颇深。“这次回去后,我还要在我的朋友中宣传济源,让他们了解愚公移山,了解愚公移山精神。”黄凤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