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光明网记者 郑芳芳 济源日报记者 武迪)6月6日,由中宣部、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92场活动在我市愚公剧场开讲。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郭建宁,作题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演讲,并与现场观众和网友互动交流。中宣部宣教局副局长韩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宫鸣出席讲坛。
“什么是‘初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信仰、是理想、是追求、是担当,是永葆本色,永不变质;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既是初心所在,也是检验标尺。”讲座伊始,郭建宁即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最大“初心”是以人民为中心。“一个党员、一个干部、一个政党,永远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时刻把老百姓的冷暖挂在心头,切切实实为人民办事,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就是不忘初心的具体体现。”
不忘初心的基本立场是什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立场和核心理念,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显著特征和价值取向。”在郭建宁看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人既要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又要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不忘初心的具体路径是什么?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时至今日,新中国成立70年的光辉历史和改革开放40多年的辉煌成就,向全世界昭示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生命力。郭建宁指出,“我们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要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信念,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走好中国道路,坚定道路自信;创新中国理论,坚定理论自信;提供中国方案,坚定制度自信;构建中国话语,坚定文化自信。”
不忘初心的现实期许是什么?砥砺奋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郭建宁认为,中国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下转第二版)
(关注“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走进济源,更多内容详见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