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故原因大多是由于缺乏安全用电知识或不遵守安全技术要求,违章作业所致。
2.触电事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中春、冬两季触电事故较少,夏秋两季,特别是6月、7月、8月、9月这4个月中,触电事故特别多。其主要原因不外乎气候炎热,多雷雨,空气湿度大。这些因素降低了电器设备的绝缘性能,人体也因炎热多汗,皮肤接触电阻变小,衣着单薄,身体暴露部分较多,大大增加了触电的可能性。一旦发生触电,较大强度的电流便会通过人体,产生严重后果。
二、发生触电时,现场急救具体方法如下:
1.迅速解脱电源:发生触电事故时,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首先要马上切断电源,使病人脱离电流损害的状态。这是能否抢救成功的首要因素。因为当触电事故发生时,电流会持续不断地通过触电者,触电时间越长,对人体损害越严重。为了保护病人,只有马上切断电源。其次,当病人触电时,身上有电流通过,已成为一个带电体,对救护者是一个严重威胁。如不注意安全,救护者同样会因抢救触电。所以,必须先使病人脱离电源后,方可抢救。使病人脱离电源的方法有很多:
(1)出事附近有电源开关和电源插头时,可立即将闸刀打开,将插头拔掉,以切断电源。但普通的电灯开关(如拉线开关)只能关断一根线,有时不一定关断的是相线,所以不能认为是关断了电源。
(2)当有电的电线触及人体引起触电时,不能采用其他方法脱离电源时,可用绝缘的物体(如木棒、竹竿、手套等)将电线移掉,使病人脱离电源。
(3)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头以及锄头等)切断电源。
总之,在现场可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快速切断电源。解脱电源时,有两个问题需注意:
(1)脱离电源后,人体的肌肉不再受到电流的刺激,会立即放松,病人会自行摔倒,造成新的外伤(如颅底骨折),特别在高空时更是危险。所以病人脱离电源需有相应的措施配合,以免加重病情。
(2)解脱电源时要注意安全,决不可再误伤他人,将事故扩大。
2.简单诊断:解脱电源后,病人往往处于昏迷状态,情况不明,故应尽快对心跳和呼吸的情况作一判断,看看是否处于“假死”状态。因为只有明确的诊断,才能及时正确地进行急救。处于“假死”状态的病人,因全身各组织处于严重缺氧状态,情况十分危险,故不能用一套完整的常规方法进行系统检查。只能用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判断一下,看看是否“假死”及“假死”的类型。这就达到了简单诊断的目的。
其具体方法如下:将脱离电源后的病人迅速移至通风、干燥的地方,使其仰卧,将其上衣与裤带放松。
(1)观察一下是否有呼吸存在,当有呼吸时,可看到胸廓和腹部肌肉随呼吸上下运动。用手放在鼻孔处,呼吸时可感到气体的流动。相反,无上述现象,则往往是呼吸已停止。
(2)摸一摸颈部的动脉和腹股沟处的股动脉,有没有搏动。因为当有心跳时,一定有脉搏。颈动脉和股动脉都是大动脉,位置表浅,所以很容易感觉到它们的搏动,也常常作为是否有心跳的依据。另外,在心前区也可听一听是否有心声,有心声则有心跳。
(3)看一看瞳孔是否扩大。瞳孔的作用有点像照相机的光圈,但人的瞳孔是一个由大脑控制自动调节的光圈。当大脑细胞正常时,瞳孔的大小会随着外界光线的变化自行调节,使进入眼内的光线强度适中,便于观看。当处于“假死”状态时,大脑细胞严重缺氧,处于死亡的边缘,所以整个自动调节系统的中枢便失去了作用,瞳孔也就自行扩大,对光线的强弱再也起不到调节作用。所以瞳孔扩大就说明了大脑组织细胞严重缺氧,人体也就处于“假死”状态。通过以上简单的检查,我们即可判断病人是否处于“假死”状态,并依据“假死”的分类标准,可知其属于“假死”的类型。这样,我们在抢救时便可有的放矢,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