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育

天坛路小学:

养成教育为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文/图 周丽平 李静

园丁志愿者和红领巾志愿者到儿童福利院开展绘画活动

器乐社团辅导教师史方敏指导学生练习口风琴

认星争优活动颁奖现场

荣誉墙

“让养成教育为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我们不断的追求!”近日,天坛路小学校长翟志坚说。

近年,天坛路小学坚持“全面发展,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扎实开展素质教育,积极培育“文明、乐学、活泼、向上”的校风和“勤学、善学、乐学”的学风,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以认星争优活动为平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举办自编自演的道德讲堂、突出服务的社区课堂等,全方位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如今,天坛路小学已经发展成为拥有2000余名学生的六规制学校。

认星争优滋养幸福童年

“我的孩子入学前在家比较懒散,到这个学校参加认星争优活动后,逐渐变得懂事、勤快了。每天早上,他都自己叠好被子、洗脸刷牙,晚上洗脚后还将袜子洗干净。特别让人高兴的是,孩子买零食少了,还养成了按时作息的好习惯。”近日,前来参加“六一”活动的一(3)班学生王新杰的妈妈说。这是天坛路小学开展认星争优活动的一个缩影。

该校分管政教工作的副校长黄利霞介绍,近年,天坛路小学扎实开展“认星争优,做新时代好少年”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认星争优活动结合起来,将提升核心素养与认星争优活动结合起来,设“爱国之星”“诚信之星”“明礼之星”“友善之星”“勤俭之星”5颗星,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实行不同的评价标准。

天坛路小学的认星争优活动以一个学期为周期,主要分为认星、创星、争优、表彰4个环节。认星,即班级组委会组织学生对照“星级标准”,制订个人创星计划,并提出认星申请。创星,即班级组委会具体负责,帮助大家建立个人创星档案,对日常表现和创星历程如实、详细记录。争优,即每月最后一周的班会上组织学生交流创星成果和心得体会,评出本月的“美德少年”,将照片和事迹介绍展示在本班教室外的宣传展板上。获得全部5颗星,并连续保持两个学期以上的学生,晋升为校级“五星”,可被逐级推荐参加校级“十佳美德少年”及市级“愚公家乡好少年”评选活动。表彰,即每学期末组织表彰活动,对认星争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奖励、宣传学习。

笔者了解到,该校的认星争优活动有一系列可行的标准,就是让学生知道做什么、怎么做。比如,“明礼之星”这颗星,一年级的标准是虚心听父母教导,不顶嘴,不乱发脾气;外出或回到家要主动和父母打招呼;自己穿衣服、系鞋带;衣物用品摆放整齐,学会整理书包、书桌;在父母的帮助下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

“我曾是个‘捣乱大王’,学习成绩不好,我感觉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我。今天我做了一件小事,老师和同学都夸我了!”“自从学校开展认星争优活动以来,我认领了‘友善之星’,对小伙伴也变得友好起来。今天,李子涵同学在体育课上扭了脚,我把他扶到学校的卫生室让老师检查,老师和同学都夸我做得好,我挺开心的。”仔细阅读学生的认星争优日记,我们从中能够看到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

该校教导主任赵方方说,这项活动开始时,有些家长觉得太繁琐,不愿意配合。可是,他们看到孩子的进步后,改变了看法,都尽可能支持孩子完成认星争优活动。

多彩社团助力素质教育

笔者看到,台上,颁奖活动和文艺演出穿插进行;台下,教师、学生和数百名家长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会场周围悬挂着五彩缤纷的扎染作品、摆放着精美的手工作品……这里到处洋溢着欢乐幸福的气氛。

天坛路小学将学生社团开发建设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大力推进。2014年9月以来,学校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利用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多方面的优质资源,开发了舞蹈、书法、合唱、健美操、轮滑等30多门社团幸福课程(涵盖文艺体育、生活实践、学科拓展等方面),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报名参加社团活动。

“我们通过开家长会、举办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学生需求,形成调查报告,还充分利用校外教师、家长等资源,让家长参与学校的幸福课程。”该校副校长张敏说。

为使社团活动健康有序推进,学校积极探索社团活动课程的运作模式与管理机制,建立了“五定”机制:一是定时间,每周二下午一、二节课为社团活动课的固定时间;二是定地点,合唱、舞蹈、美术、书法、科学小实验、电脑绘画等校级社团都在专用教室上课;三是定内容,各社团活动均须按照课程要求,明确教学内容,选定合适的教材作为活动教材,保证社团活动实实在在进行;四是定计划,各社团活动辅导教师均须在每学期初上交教学活动计划,并按计划有步骤实施,学校将活动情况纳入教育教学常规检查;五是定团员,社团成员均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进行编团,一个学期为一个周期,报名多的项目及较少的项目,学校进行调节,确保每个社团均能正常开展活动。

学校少年宫负责人陈红利介绍,各社团的辅导教师精心给学生搭建展示才艺的平台:轮滑教师带学生参加济源市的轮滑比赛;美术、十字绣教师把学生的作品装裱,展示在教学楼的走廊上;音乐教师和舞蹈教师联合组织“我行我秀”才艺展示大赛,让更多的学生在幸福课程的舞台上挑战自我、展示自我。“六一”系列活动实际上也是社团活动成果的集中体现。

经过这两年的探索,天坛路小学的社团活动已相对成熟。每到周二下午,30多门选修课程同时开放:篮球场和足球场上,是学生矫健的身姿;舞蹈室里,是学生优美的舞姿;书法活动室和美术室里,是教师手把手的指导……整个校园,涌动着快乐和生机,学生在全身心参与中幸福成长。

志愿活动播撒爱心火种

红领巾志愿者是该校开展的“学习雷锋见行动”教育实践活动志愿者。

笔者了解到,该校利用班队会组织学生重温雷锋故事、齐唱雷锋歌曲,并组织志愿者积极参与文明助交通活动;开展“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少先队员利用放学和周末的空闲时间到学校附近的草坪捡拾垃圾;开展“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网上签名寄语活动,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到周边村(居)为孤寡老人送温暖、进行文艺表演。

该校政教主任宋清云介绍,天坛路小学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3年5月,至今注册会员超过1500名。学校有3支志愿服务队伍: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园丁志愿者服务队、红领巾志愿者服务队。组建以来,志愿者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30余次,参与者8000余名。广大志愿者先后深入城市主干道、周边社区、游园广场、敬老院、山区帮扶学校等地,开展美化环境、关爱老人、文明交通、爱心帮扶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党员志愿者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参与“一对一”帮扶活动,定期为留守儿童募捐衣物、捐助早餐和午餐费用,进行家访协助监护人强化其家庭教育、辅导学生学习等。“去年中秋节前,我们几个教师去慰问了济源市道德模范毛立争警官。在他的工作室里,一本本工作笔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后,我们要自觉学习毛警官‘生命有限,服务无限’的精神,好好教书育人。”党员志愿者张圆回忆起参加过的志愿服务活动依然记忆犹新。

园丁志愿者积极开展“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他们在全体师生中开展“温暖冬天,爱在校园”爱心捐赠活动,为山区学校贫困儿童捐赠衣物、图书等;定期组织师生走进敬老院和空巢老人家中,给他们送去慰问品和精彩的文艺节目;定期组织志愿者到周边社区捡拾垃圾,开展文明知识宣传等系列活动。在2018年脱贫攻坚行动中,天坛路小学的园丁志愿者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他们定期到王屋镇原庄村进行帮扶,根据所定主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举办道德讲堂、义写“村联”、对村民进行心理辅导、进行文艺演出……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村民的素质。

道德讲堂弘扬传统美德

天坛路小学的道德讲堂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富有成效。学校坚持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传播凡人善举,不断提升广大师生的道德素质,打造道德高地。

据了解,学校道德讲堂以定期组织、轮流举办的形式进行。每月最后一周周一的例会时间为道德讲堂固定时间,各年级办公室、有关科室自行选择主题,收集素材,轮流承办。班级道德讲堂在每月最后一周的班会课上举办,具体由班主任负责。政教处对各班道德讲堂运行情况进行督导,从活动准备、组织过程、活动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成绩与学校文明班集体考核、优秀班主任评选挂钩。

该校道德讲堂还紧密结合“我们的节日”“日行一善”“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等活动,结合抗战胜利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有针对性地举办。从2015年5月份至今,道德讲堂以“三爱”(爱党、爱国、爱人民)、“四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五类”(诚实守信、孝老爱亲、敬业奉献、见义勇为、助人为乐)为主题,坚持定期举办,通过“做反省、唱歌曲、看视频、讲故事、谈感想、做点评、敬道德、送吉祥”等环节,引导全体师生“学模范、当先进,坚持日行一善”,在广大师生中形成了知荣辱、讲正气、比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在学生中形成了知感恩、守纪律、比进步、争先进的良好风气。

如今,天坛路小学的道德讲堂活动已经成为学校文明创建的一个亮点。崔爱玲、周爱平等教师所上的道德讲堂课,引得大家交口称赞。值得一提的是,该校的道德讲堂活动,不仅使全校师生受益,还吸引了济源高级中学、北海中学、沁园中学、西关学校、邵原中心校、大峪中心校等20多个学校和单位相关人员观摩学习,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

社区课堂减轻家庭负担

“学校的社区小课堂帮了我们不少忙,解决了孩子放学后没人看管的问题,也减轻了家长的负担。”天坛路小学四(2)班学生王宇润的家长说。这是该校开设社区小课堂的一个缩影。

2015年9月,该校成立了“天坛路小学帮扶园丁苑社区小课堂”,有效解决了企业职工的孩子寒暑假及下午放学后没人看管的实际问题。

该校社区小课堂时间集中在每周一至周四放学后一小时,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放学后一段时间无人监管或学习吃力、需要教师辅导的学生,服务项目主要是作业辅导。此外,每逢寒暑假,学校利用每天中午时间,指定教师进行辅导,主要服务项目有作业辅导、书法练习、经典诵读、健身、美术绘画、手工折纸、英语口语练习、心理剧表演、舞蹈学习等。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安排辅导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活动。

学校对参与社区小课堂的师生建立了严格的监管制度,要求教师按照内容安排提前备课,按时到岗,保证社区小课堂活动有秩序、有效果进行;所有学生必须签到、签退,活动结束要整理卫生,保持课堂环境干净整洁。

学校的社区小课堂成立至今,已服务800余个课时,参与服务教师500人(次),服务学生累计上万名。专业的教师队伍、丰富的活动内容、一流的活动设施,学生作业完成得较好、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得到家长的一致认可。

如今的天坛路小学在全市教育系统已经崭露头角,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2015年3月,该校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济源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集体”,并荣获济源市“文明单位”称号。2016年11月,该校荣获济源市“文明校园”称号。2018年2月,该校荣获济源市教育系统全国文明城市巩固提升工作“先进基层学校”称号。此外,该校还先后荣获河南省“优秀乡村少年宫”“少先队标志礼仪示范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先进家长学校”“教育名片校”、济源市“文明学校”“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单位”“师德师风先进校”“绿色校园”等称号。

2019-06-05 文/图 周丽平 李静 天坛路小学: 1 1 济源日报 c_31372.html 1 养成教育为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