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炳剑
6月2日,针对“孕妇在喜茶中喝出绿头苍蝇”事件,喜茶公司发布最新处理通报。通报显示,喜茶团队“全盘接受政府检查苏州门店反馈的所有问题并全面整改。对运营管理层、当时区域经理和店长分别处以严重警告、停职等处理”。
据悉,5月29日,江苏苏州一位孕妇在喜茶苏州圆融门店饮品中喝出绿头苍蝇,在与喜茶方面协商未果后,王女士诉诸媒体并向监管部门举报,相关话题也一度蹿上热搜,引发公众和媒体关注。5月31日,涉事的喜茶门店因店内飞虫较多,被当地监管部门查封。
喜茶是“网红”,这点不能否认。自面世后,它的门店常常出现“排队爆买”盛况,笔者就曾亲眼所见。但在盛名之下,喜茶似乎难符其实。2018年底至今,单是卫生问题,喜茶官方就致歉不下4次,此前如上海店“透明套”异物、西安店垃圾爆满、厦门店水果容器ATP指数超标等。
喜茶的问题绝不是个体的、偶发的问题,而是一些“网红”店在崛起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剖析当下一些所谓“网红”店的崛起过程,就会发现,绝大部分的“网红”店是资本砸出来的“网红”。一方面,它们借助于互联网的流量营销和眼球效应,操作概念,传染情绪,迅速爆红;另一方面,在资本的助力下,它们迅猛扩张,抢占市场。喜茶的崛起也是如此。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喜茶门店就超过200家,覆盖了国内30个城市和地区。
当然,这种操作本身没有问题,甚至是现下一种较为普遍的商业模式。但是,“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的做法,难免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管理方面的问题。按常理说,如果一个经营者把过多精力放在博“爆红”的营销上,那么难免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对品质与质量的管理,从而埋下隐患。而在追求规模的心态下,内部的管理往往会跟不上,造成店员的服务意识和操作规范大打折扣。这应该是问题“网红”店频现的主要原因。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破除对“网红”店的迷信。尤其是对于一些爆红的“网红”店,消费者要避免盲目跟风消费。从喜茶等“网红”店被爆出的诸多问题来看,“网红”并不等同于品质,更不代表安全。以喜茶为例,作为餐饮企业,食品的安全与卫生是最核心也是基本的要求,如今却在这一问题上频频出事,连起码的底线都没有守住。事实上,很多“网红”店并非真的红,只是资本操作下的“炒作”。其次,监管部门也要提高警惕,加强对“网红”店的监管。事实上,越是“网红”店,经营者就越容易产生侥幸心理,做出违法违规的事。
“眼看它起高楼,眼看它楼塌了”,“网红”店的起起落落,在互联网时代,既令人感慨,也令人警醒。只有“爆红”没有“长红”,这些“网红”店失败的原因固然复杂,但其重要原因一定是服务质量及其所塑造的形象与现实的严重脱钩。
可以说,没有经过时间检验的“网红”,都不是真“网红”。只有消除了短期谋利炒作的心理,踏踏实实做品牌,以质量和服务取胜,做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红”,才能赢得长远,否则注定就是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