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纪实

涂铭旌:科教报国一生许 “材料人生”情为根

涂铭旌

“桃李芬芳不争春,老骥伏枥情为根。科教报国一生许,大爱无疆满寰尘”。这是涂铭旌先生写下的人生感言。涂铭旌是我国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方面的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中国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贫寒少年志当“大先生”

1928年11月15日,涂铭旌出生于四川省巴县圆明乡(现属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彭镇)。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民生凋敝,涂家也是清贫度日,但涂铭旌的母亲依然省吃俭用供他读完了小学和初中。这位学识不高但善良明理的母亲常常鼓励儿子说:“我看得出来,你读书很有天分。”在母亲的殷切期望和家人的倾力支持下,涂铭旌勤学奋进、苦读不辍,16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因抗战内迁至宜宾李庄的同济大学附属中学。

读书之初,涂铭旌只盼望做一名受乡亲尊重的小学“教书先生”。但在高小和初中的几年间,他亲身经历了“重庆大轰炸”,受到进步教师们“抗日救亡、科技救国”思想的熏陶,内心洋溢着浓浓的爱国热情。抗战的经历使涂铭旌意识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国家强,则个人强;国家衰,则个人衰。人的成长不仅在于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家庭的命运,还要承担起报国使命。“做工程师、做科学家,让落后的中国得到进步,让濒临破碎的中国重新站起来!”这样的呐喊在涂铭旌的心中一遍又一遍地回荡。自此,少年涂铭旌立下宏愿——做一名科技报国的“大先生”,为国家和民族的复兴奉献毕生之力。

在同济附中,怀揣“大先生”志向的涂铭旌接受了现代科学的启蒙教育,并于1947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同济大学。在众多备选的学科中,涂铭旌坚持“做大先生,科技报国”的人生理想,果断选择了机械系,正式开启了他的“材料人生”。

实践中走出的“材料人生”

在同济大学读书的前两年,涂铭旌始终在思索,怎样才能实现“科技救国”:是靠机器设计,还是靠创新工艺?后来,他在两次工厂实习经历中得到启发。1949年,涂铭旌在上海工具厂第一次看到高速钢刀具经过高温加热烧红后,在油中冷却成为锋钢的全工艺过程;在上海纺织机械厂热处理车间,首次学习了用牛骨头碳粉装箱在900摄氏度高温表面渗碳淬火硬化钻头的工艺。这一系列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学到的技术,激发了涂铭旌研究材料工艺的兴趣。

1951年,涂铭旌请从瑞士留学归国的李国华教授指导毕业论文。仅半年时间,涂铭旌就完成了10万字的《钢的热处理》。次年,《钢的热处理》经上海龙门书局出版发行,成为全国第一本有关钢铁热处理研究的中文专著。初出茅庐的涂铭旌开始在学界崭露头角。

1952年,涂铭旌被推荐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他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就读机械系研究生班,专攻金相及热处理专业。1955年,涂铭旌转至北京钢铁工业学院(今北京科技大学),学习金属学及钢铁热处理专业。他的材料专业基础不断深化。在整个研究生学习阶段,先进的苏式工程体系训练使涂铭旌的专业技能有了极大提升。

在理论知识不断增强的同时,涂铭旌先后前往哈尔滨工具厂、鞍山钢铁厂、上海机床厂、长春第一汽车厂、洛阳拖拉机厂、渭阳柴油机厂实习,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实现工艺改进。几年下来,涂铭旌与同事、学生一起为工厂解决了许多实际操作难题。丰富的工厂实践经历让涂铭旌的材料研究之路实现了从理论辅助到实践创新的根本性转变:从最初的科技辅助产业发展,逐渐变为科技引领产业发展,再到主动创新科技,从而孵化新兴产业。

此时,涂铭旌不再是那个昔日只知道埋头苦读而被同学们戏称为“啃书匠”的书呆子。扎实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让涂铭旌实现科技报国宏愿的路径渐渐明晰。在这条从实践中走出的“材料人生”道路中,涂铭旌的重要成果“塑料复合效应及其优化研究”“微特电机用复合塑料永磁体的研究与应用”“无钕贮氢合金及镍氢动力电池”“室温磁致冷材料”都成为新兴产业的催化剂。他也从一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成长为画蓝图、领方向、写方案的战略科学家,再到布局科研前沿、催生新兴产业的科技、经济领军人物,为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建设和发展画卷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不改初心,三闯“创业关”

1958年,而立之年的涂铭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奔赴西安“拓荒”。在西安交通大学,涂铭旌参与了金属材料专业的建设工作,开启了他“材料人生”中的第一次“创业”。

在西安交大工作的30年里,涂铭旌主要跟随周惠久院士从事金属材料研究。作为主要研究人员,他先后参与了“低碳马氏体的运用研究”“液体金属对钢及耐热合金的强度、塑形影响”及“铁素体、耐热钢及其高温强度”等金属材料方面的课题。1970至1981年,他协助周惠久院士开展“论发挥金属材料的强度潜力——强度与塑、韧合理配合”科研项目的研究,并与邓增杰、周惠久、朱维斗在《西安交通大学学报》上分两期发表了题为《再论发挥金属材料强度潜力问题——强度、塑性、韧度的合理配合》的学术论文。在此基础上,涂铭旌与周惠久院士一起创立了以“从服役条件出发”为核心内容的金属材料强度理论。1988年7月,“发挥金属材料强度潜力的理论研究”荣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为以后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及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奠定了有力基础。

以“金属材料强度潜力”研究为出发点的系列研究,只是涂铭旌在西安交大进行各项科学研究的一个缩影。他后期对低温材料的研究同样引人注目。而在科研之外,涂铭旌也承担了大量管理工作。“文革”结束后,金属材料及强度研究室逐渐扩建成为研究所,涂铭旌担任副所长,协助周惠久院士主持工作,引进实验设备、修建实验大楼、扶持青年学者、指导学生……可以说,他将人生中的黄金30年献给了西安交通大学,尤其为金属材料及强度研究所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88年8月,一心回报桑梓的涂铭旌辞别西安交通大学,调入成都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前身之一)任高新技术研究院院长。即将迎来花甲之年的他带领成都科技大学金属材料学科勇闯“二次创业关”——转向功能材料的研究。

花甲开新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相比西安交通大学已建设多年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而言,成都科技大学的金属材料学科基础非常薄弱。因此,寻找研究切入点变得至关重要。通过大量调研,涂铭旌决定利用四川攀西地区突出的稀土钒钛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产业。

创业之初,各方面条件都很简陋,但涂铭旌主动出击、自力更生。没有实验室,他就先使用一间27平方米的旧房;经费紧张,他设法筹措了1万元购置基本设施。就这样,涂铭旌筚路蓝缕,开创了稀土及纳米材料研究的新天地。他一手创建了稀土及纳米材料研究所,指导开展了“镧镨铈混合稀土在冶金和机械行业中的应用研究”“利用四川混合稀土制取贮氢合金规模生产关键技术”“无钕贮氢合金镍氢电池研究”“高耐候性与抗菌型纳米改性粉末涂料技术研究”“室温磁致冷材料开发”等项目研究。1993年秋,成都科技大学获准了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博士授权点;2004年,四川大学金属材料系获准自主设立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专业博士授权点;2001年,四川大学材料学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被评为一级国家重点学科。

实验室并不是涂铭旌唯一的战场。他以战略科学家的眼光,针对四川的经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政策建议,比如“关于大力发展四川稀土产业的建议”“关于四川制定纳米稀土发展规划的建议”“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新材料产业打造四川新经济”“深度开发攀西钒钛资源,打造钢铁、钒钛产业“航母”的思考和建议”等。这些建议得到了四川省及地方各部门的广泛采纳,产生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93年,是涂铭旌人生中跌宕起伏的一年。超负荷的压力和夜以继日的辛勤工作,终于使他积劳成疾。这一年,他被确诊患有直肠癌。面对强大的病魔,涂铭旌始终坚守他的人生格言:我命在我,不在天。他并未因罹患癌症而一蹶不振,放弃科研。他在病榻上仍坚持给研究生上课。涂铭旌不仅着手探索开创《材料创造发明学》课程,还在术后第二年开始指导他调至成都科技大学后的首届博士研究生。

2008年,已是80岁高龄的涂铭旌受聘为重庆文理学院的发展战略顾问,勇敢闯向了“第三次创业”。

在故乡重庆,涂铭旌提出了建设新材料交叉学科集群、建立新材料中心应用研究实验室的构想,并领衔创建了“重庆市微纳米光电材料及器件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奋战在科学研究一线的涂铭旌仍不忘将数十年发展的教育科研思想付诸实践。

涂铭旌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写了600余篇论文,其中有近百篇被SCI和EI收录;编写了《钢的热处理》《机械零件失效分析与预防》《材料创造发明学》等专著;发明专利30余项。

科技与人文相结合

被媒体称为“国学院士”的涂铭旌,不仅科研杰出,而且腹有韬略。他爱好兵家谋略、哲学思辨、儒道精髓,善于集众家所长并将其融会贯通。将哲学的思维方法与科学的思维方法相结合,是涂铭旌攻克科研难关、拓展科研领域的一大法宝;将兵家谋略与科研组织、科技竞争相结合,是他领导科研团队、领军科技产业发展的又一大法宝。“科技需要七分技术,三分艺术。高科技一定要和人文结合,结合艺术才能搞好。”涂铭旌总是乐于跟同事、学生探讨自己苦心钻研的科技竞争谋略。

早在20世纪70年代,涂铭旌在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及强度研究所担任周惠久所长的“副手”。在协助周教授处理研究所日常工作事务和主持科研项目的实践过程中,涂铭旌便敏锐地意识到来自科技革命的挑战和科技领域的竞争。为了汲取新知,涂铭旌开始自学诸如“突变论”“耗散结构论”等一类的横断科学及《孙子兵法》。他独具创见地将自己钟爱的传统文化与科学研究相融合,慢慢悟出“竞争艺术来自智慧、来自科学的计谋”,并将其归纳为“创造发明思维、科技辩证思想”和“科技竞争谋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涂铭旌特别注重培养青年人的创造发明思维和科技竞争能力。涂铭旌关于科技竞争谋略的学术讲座涵盖了“材料创造发明方法论”“孙子兵法与科技竞争谋略”“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大趋势与对策”等多个主题。他的足迹遍布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贵州大学、同济大学等多所高校。科技工作者们无不服膺于他将兵法思想运用于现代科技竞争的创举。

涂铭旌将自己多年总结的科技竞争谋略思想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一代。他希望青年们成为有远见卓识、精于创新的科学家和卓越的工程师。

来源:人民网

2019-05-31 1 1 济源日报 c_29719.html 1 涂铭旌:科教报国一生许 “材料人生”情为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