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首先要产业振兴。
今年召开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号角,为全市农业农村发展确定了新的方向和目标。会议指出,要以一二三产融合为方向加快农村产业发展。围绕绿色优质安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围绕农旅融合、“互联网+”,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形成特色鲜明、百花齐放的产业发展格局。
广阔农村就是广阔舞台。近年,我市抓住全域产城融合、全域城乡一体、全域旅游等机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业,不少行政村因产业发展而全新蜕变。乡村振兴大潮涌起,乡村产业发展迎来更大空间。顺风扬帆,定能抓住机遇、大展作为。
三产融合 优化结构 农业转型天地宽
我市是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通过积极实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达77.57%,农机综合作业水平持续稳定在91%以上。虽然现代化程度较高,但农业产业链条短、产出效益低、产品附加值少、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的短板依然明显。
打破传统小麦和玉米两熟的常规种植模式,大胆向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拓展产业空间。近年,我市部分行政村已经认识到,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农村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通过大胆先行先试,逐渐尝到产业结构优化的甜头。
坡头镇栗树沟村,曾经是一个普通村庄,如今却吃起“旅游饭”、发起“电商财”。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该村建设美丽乡村,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大幅提升。村中的电商大卖场,把核桃、葫芦、大枣等加工成特色农产品卖向全国,一个“双十一”销售额就逾百万。
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把产量和产能、增产和增收、生产和生态统一起来,大力发展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持续推进高效种养业转型升级行动,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适度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扩大饲用玉米、大豆、花生种植面积;稳定生猪养殖总量,扩大奶牛、禽兔、肉牛、肉羊养殖总量和名特优水产品养殖规模;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持续扩大农村淘宝、供销e家、农信生猪等电商平台影响力,加大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力度,培育一批电商镇、电商村。
思路一变天地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关键在解放思想,只要敢破敢调,敢想敢干,定能找到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新出路。
因地制宜 百花齐放 特色产业空间大
红果红,游人织。下冶镇的韩彦村因漫山遍野的红果而走红。该村红果种植面积3000余亩,年产量约500万公斤,每年秋季都要举行红果节,吸引大批游客观光、采摘、游玩。
不仅有韩彦红果,下冶镇还“一村一品”打造了朱庄石榴、韩旺大枣、王树沟红提等特色种植产业。如今,这些山区的农产品都搭上乡村振兴快车,成为山区群众的“致富源”“幸福果”。
我市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农业,倡导“一村一品”“一区一业”,积极发展烟叶、蔬菜制种、冬凌草、核桃、林果、富硒产品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打造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同时,还将大力扶持发展特色乡村手工业,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