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头食尾”“农头工尾” 增收致富渠道广
(上接第一版)
在乡村振兴的大棋局中,特色产业是活棋一招。围绕本土特色农产品做文章,不少村的发展潜能有望迅速激活。
日前,王屋镇迎门村一组特色民俗组照引人注意。围绕王屋山区的文化优势、地理优势,迎门村与市文旅集团合作开发的特色旅游产品展示出了强大竞争力。
充分发挥乡村资源、生态和文化优势,发展适应城乡居民需要的休闲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健康养生、养老服务等产业,是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支持的产业发展方向。根据我市乡村振兴战略相关实施意见,我市将培育2个休闲观光园区、3个乡村旅游A级村落景区、2个乡村旅游特色村,建设13个森林乡村、1个森林特色小镇、1个森林康养基地,启动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项目(济源段)建设项目,特色产业发展让人充满期待。
在前年秋季北京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交会上,我市的特色农产品引起商家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其中,一款用我市的特产山楂生产的“愚果山楂汁”,因口味纯正备受欢迎。目前,这款产品已远销20多个省。
据了解,全市目前共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余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余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近30家。济源的“农字头”产品,瞄准质量好、品质高的方向,不断打造精品,知名度正在逐步提升。市委农村工作会议鼓励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会议指出,要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推进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和联合体,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农业产业强镇建设。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支持主产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改变农村卖原料、城市搞加工的格局。
同时,我市还支持发展适合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经营的农产品初加工,建设一批农产品专业村镇。加快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转型发展,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着力延长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一系列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加快实施注入了更多动能。我们有理由憧憬,新时代的济源农村,必定是一派红红火火、生机勃勃的新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