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专版

站位新时代 担当新使命 以新理念引领济源教育新发展

文/本报记者 李珊珊 图/杜宗喜

教育工作会议现场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2月28日,我市召开了一年一度的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济源两会精神,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目标,总结经验、凝聚共识、明确方向,研究部署了全市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新任务。

2018

2018年,济源教育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教育系统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市教育局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凝心聚力提质量、改革创新增活力、多措并举促公平,扎实推进教育强市建设,教育发展整体水平处于全省前列。

创新务实进取,形成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亮点。我市的艺术教育特色显著,特别是将音乐、美术纳入中招的做法,受到了教育部的充分肯定。教育教学质量保持高位运行。高考中,全市一本上线率高出全省8个百分点,本科上线率高出全省35个百分点,有13人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名校。中小学课程建设工作成效显著,“中小学课程建设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初步构建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市被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获教育部支持资金8000万元,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着力办好民生实事,在河南18个省辖市率先实现12年公办学校学生免学费,对济源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校大学生给予每人每年5000元生活补贴。

坚持内涵发展,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品牌学校。实施济源市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全市33742名在园幼儿中,在普惠性幼儿园就读幼儿达31061名。各中小学校积极发掘优势资源,推进“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办学质量整体提升。济源一中被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多所“双一流”大学授予“优质生源基地”。济源四中实施“体艺亮校”工程,屡次在全省乃至全国的体育、艺术大赛中获奖。第14届河南教育名片发布仪式暨“沁教育”观摩研讨会在我市举行,沁园中学被授予“河南教育名片示范校”,北海中学被授予“河南教育名片学校”。济源职业技术学校、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推进职教内涵发展,打造济源职教品牌,招生同比分别增长30%、41%。梨林中心校实施“四园”一体的田园教育,受到省教育厅的关注。克井中心校西许小学的“校园足球”登上了央视五套节目。坡头中心校利用红色资源推进素质教育,坡头一小、二小两所学校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下冶一小被确定为“全国乡村旅游行业青少年研学旅行示范基地”,下冶三小入选“全国阳光体育实验学校”。大峪、邵原、五龙口、思礼等镇以及特钢子弟学校等,立足实际,打造群众家门口小而美的温馨校园,为群众提供了优质的教育。

加强队伍建设,涌现出一批名师名校长。我市启动了“中小学教师素养提升计划”,推进师德筑基、书房计划、课程实施能力提升、科研助力和平台建设“五大工程”,实施了干部能力提升培训、青年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骨干教师高校研修等继续教育项目,有20000余人次参与。各学校在教师素养提升上也下足了功夫:教师进修学校实施“送培下乡”、济源六中实施“青蓝工程”、实验中学开展“师徒结对”、王屋中心校推进青年教师“三个一工程”……2018年,济源一中的韩玉奎校长、实验幼儿园的卢军玲园长被评为省先进工作者,沁园中学的卫强校长被评为“2018河南年度教育新闻人物”,太行路学校的李艳、电教中心的董新飞、济源高级中学的黄彬涛、济水中心校的李书平、承留一中的燕红霞、思礼初中的卢峰被评为省优秀教师,克井一中的李新乐入选全省“名校长培养对象”,梨林中心校的陈志强、北海路小学的刘轵娟、济水中心校的卢一慧被评为省优秀管理人才,济源一中的王向前、济源高级中学的黄彬涛、教研室的冉慧霞、天坛实验小学的冯耀庭被评为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018年,我市还评选表彰了大峪的黄国军、玉泉二中的刘新平等济源市十大“教书育人楷模”,涌现出了轵城镇中王中心小学的43岁体育教师冯东红、顶风冒雪步行几十公里进山上课的大峪三小青年教师群体等,以及一批具有高素质和正能量的“网红”教师。

发展素质教育,收获了一批分量十足的优秀成果。一年来,组织实施“济源市中小学德育质量提升工程”,主题德育活动催生名校育人效果,我市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获得2018年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先进集体、省“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活动”优秀组织奖等荣誉,济源高级中学等6个单位获评全国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示范校。推进课程建设,认真落实听课、评课制度,掀起“课堂革命”新高潮,“轵城质量”成为我市基础教育的一张新名片。深入贯彻“健康第一”“音乐美术素养学生终身受益”等理念,构建了符合区域实际、具有区域特色、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模式。累计投入1500余万元,用于学生的研学旅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018年,我市涌现出了一大批高素质学子。济源高级中学学生孙东海被授予全国十佳“新时代好少年”;济源一中学生王志鹏在2018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中,夺得全国男子高中组七项全能冠军……这彰显了愚公家乡儿女的良好素质,集中体现了我市素质教育的优秀成果。

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增加了一批优质教育资源。2018年,各镇(街道)教育投入达4540万元,教育项目扎实推进。大力兴建公办幼儿园,新增幼儿学位2500余个。义务教育“全面改薄”整体完成率达92.9%,基本办学条件整体提升。愚公路小学幼儿园项目开工建设,黄河路小学扩建项目综合楼主体工程已完成,38所学校的校舍维修改造项目全部完成,2个农村寄宿制小学项目和13个教师周转宿舍项目有序推进 ,成功签约民办教育项目清华园外国语学校。实施了特殊教育学校内部设施改造提升及资源教室项目。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加强“三通两平台”建设,配备计算机1411台,实现教师“人手一机”;更新多媒体211套,新增学生计算机102台,深化信息技术应用,使城乡学生共享优质资源,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率和贡献值均居全省前列。

坚持创新驱动,推进了一批重点改革事项。深化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放管服”改革,推动建立有利于激发办学活力、提高学院综合竞争力的配套制度,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综合竞争力。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行义务教育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引导生源均衡分布,消除55人以上“大班额”32个;普通高中招生指标的80%直接分配到各初中,剩余20%指标面向全市择优录取,促进了机会均等最大化。创新教师队伍管理,出台了《中小学教师队伍“市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安排215名中小学校长、教师进行轮岗交流,安排新招聘的200名教师到山区和农村学校任教并实行服务期制度,有效保障农村中小学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设立“济源市教育教学成果奖”,将班主任每月工作补贴提高到高中500元、职高350元、初中300元、小学150元。

突出党建引领,推进了一批强引领、优环境、促发展的要事。市委批准设立教育工委,进一步理顺了143个学校党组织隶属关系,为实现“归口”管理、压紧压实管党治党责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落实省委巡视和市委巡查反馈意见,实施“党建强基三年行动计划”,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全面提升,有效凝聚了发展合力。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狠抓党风廉政警示教育,旗帜鲜明支持纪检工作,标本兼治推进以案促改,净化政治生态,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教育发展环境。以党建为引领,全面推进综治平安、依法治教、文明创建、群团建设和老干部工作,全市校园总体呈现安全稳定发展态势。意识形态工作全面加强,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精神文化支持,我市荣获“河南省新媒体建设先进省辖市”称号。

2019

砥砺前行 迈出“六个坚持”发展步伐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教育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2019年,市教育局将继续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教育新理念引领教育新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现代化的教育、办全国一流的济源特色教育。

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2019年,市教育局将持续加强政治建设,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开展好党员教师标兵、党员校长标兵“选、树、促”活动,组织好全市教育系统党建大观摩,培育好党建工作典型,提升全市中小学校的党建水平。切实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发挥主流媒体平台的舆论引导作用,讲好教育故事、传播好声音、凝聚正能量。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课堂主渠道、教师主力军的作用,做好教育系统宣传思想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教育系统落地生根,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净化党风、政风、校风、教风、学风,打造“清廉教育”“清廉校园”。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坚持德育为首,把教师的师德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将主题教育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通过抓系列化的主题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教学为中心,落实新课程理念和方法,强化名师引领和教研助推,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打造高效课堂;建立健全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体系、评价体系,全面提高各学段教学质量;继续探索实行体音美教师“走教”上课模式,确保山区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开齐、开足、开好全部课程。突出“健康第一”,确保学生在校期间“每天锻炼一小时”,将来能“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搭建“全员健身+竞技比赛”的活动平台,扎实开展多种体育活动,让学生体育特长得到充分展现,拥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将美育工作做成全国、全省亮点,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组织好戏曲进校园和艺术展演等活动,通过强化艺术实践活动,提高艺术素养;全面总结经验,持续深入探索,努力使我市的音乐美术列入中招的“土办法”成为教育部在全国推广的“金点子”。补齐劳育这块短板,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家务劳动、校园劳动、校外劳动和志愿服务活动,深入推进研学实践教育工作,依托各类实践教育基地、青少年宫等开展劳动教育和研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行万里路”中汲取营养、快乐成长。

坚持以师资为根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也是推动教育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就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开展好“学习时代楷模,成就出彩人生”师德主题教育等系列活动,开展“教书育人楷模”、最美教师、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着力提升教师素养,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素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干部课程领导力培训、教师岗位培训、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和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训活动,实施教师工作坊研修计划,强化名师工作室管理,实施“名师携手青年教师成长计划”,培养一批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和学科领军教师,建设优秀型、专家型和教育家型教师校长队伍,注重班主任素养提升,推进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发挥名班主任的示范带动作用,培育一支高素质班主任队伍。创新教师队伍管理机制,推进“市管校聘”改革,探索教师管理新机制,确保区域、城乡、校际教师配备均衡,切实解决教师结构性、阶段性、区域性短缺问题,落实好各项待遇政策,加快教师周转房建设,持续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让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坚持以质量为核心,提升各类教育发展水平。坚持学前教育抓普惠。实施好济源市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加强公办园建设,计划新增公办学位1500个。今年,市教育局将出台《济源市完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的意见》,逐步落实公办幼儿园生均财政拨款、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补助扶持、教师配备与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制度,组织开展无证办园、幼儿园“小学化”、民办园过度逐利等专项整治,规范民办园发展。坚持义务教育抓均衡。做好“全面改薄”收尾工作,所有义务教育学校都要达到“办学条件20条”底线要求,缩小校际差距,确保学生能在家门口上好学;新建愚公路小学幼儿园项目和改扩建黄河路小学、北海实验小学项目完工,增加城区学位有效供给;加快实施清华园外国语学校项目,开工建设卢仝小学,对19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进行维修改造,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区域均衡;消除义务教育阶段66人以上的超大班额,大班比例控制到10%以内(省定12%),杜绝出现新的大班和超大班现象。坚持普高教育抓特色。普通高中学校要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综合考虑地理区位、社会环境、教育资源、办学特色等诸多因素,积极探索发展特色品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坚持职业教育抓技能。积极推进骨干专业(群)和示范院校建设,着力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落到实处,让职业教育“入口旺”“出口畅”,让“济源职教”品牌更加闪亮、更有分量。

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增强教育发展活力。做好今后的教育工作,要坚持把改革作为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的关键一招,抓重点、破难点、出亮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清理并规范各种评审、评估、评选、评比程序,扩大学校资源配置、经费使用、考评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减轻学校和教师负担,为学校潜心办学治校创造良好环境。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支持和监管力度,引导民办学校规范办学,提高办学水平;深入探索义务教育办学新模式,通过“名校+普通学校”联盟发展、“名校办新校区”一体发展等方式,扩大优质资源覆盖范围,充分利用名校资源引领教育发展。深化督导体制改革,推进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市建设,做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发挥责任督学作用,强化日常督导与监督。深入推进中小学校课程建设,总结推广“一期”试点经验,打造体现新课改理念、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发挥教育科研引领和教学研究助推作用,在选课走班、分层教学等方面进行有效探索。全面推进“互联网+”教育,持续加大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建设与应用,逐步建立师生实名制、组织化、可控可管的网络学习空间;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和教育信息化优秀成果展评活动,以信息化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优秀教师共享、先进理念共享、教育智慧共享,打破地域界限,改善区域教学环境,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坚持以惠民为保障,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教育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2019年,市教育局将坚持把教育为民、教育惠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推进教育扶贫,完善义务教育综合控辍保学工作机制,规范做好各学段资助工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加大对贫困村幼儿园、中小学校的资金和师资支持力度,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整体水平;深入开展“双千双扶”,扶贫与扶志、扶智三位一体推进,助力脱贫攻坚。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一方面,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依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营造健康的教育生态;另一方面,推动课后服务工作开展,发挥中小学校课后服务主渠道作用。做好特殊群体就学保障工作,对于随迁子女,落实好政策,坚持“两为主”原则;对于留守儿童,重点要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好“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要深入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强化随班就读,促进医教结合,完善和规范送教上门,通过多种形式为残疾少年儿童提供必要的教育服务。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安全防范、隐患整治、常规管理和考核评价“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将工作的具体责任分解到人、到岗、到事,突出加强内部安全管理、优化周边环境、规范交通通行、预防校园欺凌等重点工作,狠抓人防、物防、技防,全面保障校园安全;要落实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抓好信访稳定,规范做好招生考试、装备管理、校方责任险等工作,维护好学校、教师和学生合法权益。

2019-03-01 文/本报记者 李珊珊 图/杜宗喜 1 1 济源日报 c_19903.html 1 站位新时代 担当新使命 以新理念引领济源教育新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