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关停了不达标的企业,使黄河流域济源境内排污水企业实现了达标排放;2000年底,较好完成了国家和省下达的“一控双达标”任务。之后,我市坚持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先后关闭淘汰了一大批规模小、污染重、技术落后的生产线、“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和落后生产工艺,大力实施结构调整减排、治理工程减排和监督管理减排,使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削减,完成了总量控制目标。完成600多家企业废气提标改造;对火电企业进行深度治理,建成投运沁北电厂、国电豫源脱硫脱硝设施,综合脱硫、脱硝效率都在95%以上;完成国家、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项目43个,淘汰关闭涉重金属企业34家;累计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2万余辆,有效减少了污染物排放;争取国家、省级环保专项资金10亿余元,建成投用石河底泥治理、土壤修复试点前期等一大批治理工程项目。
精准发力,铁腕治污,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在工业产值每年增加100多亿元的情况下,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向好;黄河、蟒河、济河、沁河、小浪底水库南山5个河流目标考核断面水质平均达标率提高了57个百分点。特别是从2016年7月到2017年底,我市用不到两年时间超额完成了原本五年完成的国家“大气十条”终考目标。完成苇泉河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启动盘溪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环城路内河段“黑臭”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实现了河流水质改善目标。
完善制度科学管控 全面推进污染治理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理念不断深化,方法不断完善,全面推进污染治理的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和全局性变化,思想认识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制度出台频度之密前所未有,监管执法尺度之严前所未有。
我市坚持从制度层面着手,不断完善环境保护工作机制,确保环保工作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出台《济源市党政领导干部环境污染防治责任追究实施办法》《环境污染防治督查领导小组工作机制》《环境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工作方案》等规章制度,推行以四个督导组和创建办为主的“4+1”强化督导模式,实行每天研判交办、每周调度推进、每月考核点评,现场发放“黑旗”“红旗”。对整改要求落实不到位、不配合环保督查工作、存在重大环保问题的单位,启动追责程序。每日通报各产业集聚(开发)区和镇(街道)的空气质量排名,组织相关部门、骨干企业开展内部观摩活动,强力推动责任落实。进一步强化属地责任,全覆盖、全天候、不间断、无死角开展城市清洁工作,有效清除了城中村“脏乱差”和“垃圾围村”等问题。修订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实行轻污染天气联动管控。结合全市产业布局、工业企业工艺技术和污染物排放情况,严格实施重点企业精准联动限产减排,做到该生产的生产、该限产的限产。
为坚决打好打赢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我市邀请国家级环保专家团队,对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控、污染源信息、机动车遥感尾气监测、交通流量等进行大数据整合与分析,建设“监测、执法、治理”于一体的决策支撑平台。分行业分级落实管控责任,进一步细化4300家企业的减排管控措施,实行动态清单“一单制”和绿色环保调度制度,抓好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提出“精准治污、科学治霾、靶向治理”的综合实施方案,并利用环保专家团队的先进监测、解析设备,抓好精准研判,锁定污染来源,对60多家重点企业实施科学管控。实施市区交通管制,新建17个限高装置,设置5个固定执勤点,对进入一环路以内非法运输的柴油三轮车、四轮车、拖拉机实行部门联动执法。建立健全道路积尘防治机制和“路长制”,新购75台多功能冲洗车和雾炮车,对市区70余条道路进行深度保洁。加强环保、气象等部门的横向对接,着力构建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新格局。同时,拟定57家重点工业企业社会贡献清单,作为精准管控的依据和手段。通过环保倒逼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高质量发展。
实施最严格的环境监管措施,以“零容忍”态度重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巩固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强化“一长三员”制度落实,运用全域环境质量监测监控系统,发挥基层环境监管作用,健全微型站监控系统值守和追踪排查制度,形成精准研判、快速到位、查必有果、查实必究的管控溯源机制,压实基层政府环境监管责任。全面推进工业污染源达标计划,采用环境保护“黑名单”约谈和环境整治信息公开等形式,推动落实企业的环保主体责任。坚持“快立案、快查处、慎处罚”,对每一起执法案件进行严格审查和把关,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准确。仅2018年,我市就已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50起,下达处罚决定书145份,处罚金额680万元,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案件15起;移送公安机关涉嫌污染环境犯罪案件4起。其中,在2018年6月份开展的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案件和11月份开展的省委省政府环保督察交办案件查办过程中,市环保局对超标排污的55家企业立案查处,严厉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发出了“铁腕治污,不欠新账”“生态济源,拒绝污染”的最强音。
坚持不懈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描绘蓝图
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证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我市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社会生产生活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积极探索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之路,努力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同向而行;推动绿色发展,我市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愚公儿女勠力同心,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济源市“十三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济源市产城融合实施方案》等重大规划,将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纳入其中,引导形成产业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同步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协同推进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格局。在6大重点高耗能行业持续推行“节能攻坚计划”,开展能效对标达标,豫光金铅能耗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成为国内有色金属行业能效标杆企业,荣获“2016年度中国铅锌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杰出贡献奖”;沁北电厂能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首台国产6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被誉为“中国典范”;金马焦化荣获“全国(首批)十佳生态文化示范性企业”。2016年至2017年,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家,新增省创新型试点企业5家,高成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3%、14%,较2015年分别提高4.8、5.5个百分点,被工信部评为国家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城市,形成了具有济源特色的钢铁、铅锌、煤化工、能源、畜牧5大特色循环产业链,推动服务业提速提质,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在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年”“项目建设年”活动中,我市抬高环保门槛,严把项目“引入关”和“审批关”,注重引进无污染或少污染的高科技项目,选择一批重点企业推广制造业信息化和节能降耗、环保技术,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现有产业,降低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促进产业布局优化和升级换代。严格项目环境管理,从严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建设,坚决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落后技术和设备,将有限的环境容量优先支持符合产业政策、有利于结构调整、清洁生产水平高、污染物排放少、对济源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有重大环境效益的项目。据统计,全市共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近万份,否决近千个不符合环保要求、选址不合理的项目,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8年9月28日,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文化城召开。会议印发《济源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对今后三年的污染防治攻坚战进行了精准部署: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重点打好结构调整优化、工业企业绿色升级、柴油货车治理、城乡扬尘全面清洁、环境质量监控全覆盖五个标志性战役,确保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坚决打赢碧水保卫战,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系统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全面贯彻落实“河长制”,打好全域清洁河流攻坚战,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尽快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加强水源地保护,推进济水源东源、西源综合治理;坚决打赢净土保卫战,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深入落实“土十条”,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范化解土壤环境风险,全面完成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任务。
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开启了济源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决策者们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勇气提出,要让绿色发展的梦想点亮百姓心中的明灯,让生态文明的雨露滋润愚公故里的热土。推动绿色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积力之举无不胜,众智之为无不成。坚持不懈推动绿色发展,这是全社会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崇高事业,尤需凝聚社会合力,我们每个人都应成为绿色发展的实践者、推动者、参与者,共建美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过往可赞,未来可期。当前,我市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关键期、攻坚期和窗口期。新形势在前,新任务在肩,站在新的起点,愚公儿女必将同心播绿色,合力绘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