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健康

春节要健康 饮食须注意

“你家炸肉丸放多少肉?”

“你在哪里做的腊肠?做多少?”

“我买肉太多了,你来拿点吧!”

春节将近,浓浓的年味中夹杂着各种美食的味道。无肉不欢,按传统习惯,许多人家会准备许多肉及肉制品。亲朋好友相聚,丰盛的菜肴和浓浓的节日氛围,会让人不知不觉地“每逢春节胖三斤”。市中医院肝胆脾胃科副主任吴玉叶提醒大家,春节期间不健康的饮食和作息方式,常常会带来上火、溃疡、肠胃炎、消化不良等诸多问题。那么,春节期间我们应该如何健康饮食呢?

不要贪爱“鲜香辣”

每逢春节,大吃大喝、玩到半夜是一些人的常态。吴玉叶说,节日期间与饮食相关的胃肠疾病发病率会明显上升,这和人们饮食无度、缺乏运动、经常熬夜有关。“春节期间人们会摄入过多的油腻、生冷、香辣食物,对肠胃造成刺激,加上饮酒、情绪不稳定、作息没规律等因素,对肠胃和心血管健康十分不利。”吴玉叶提醒,要想春节期间身体健康,必须适度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性和生冷食物,避免食物过于油腻,同时要适量饮酒,避免暴饮暴食;尽量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不要长时间看电视、打麻将;要保持心态平和,避免大喜大悲;外出时要注意保暖。

没熟透的食物莫吃

济源人习惯在春节期间囤积食物,却不知食材如果存放不当或烹调不得法也能致病。吴玉叶告诉记者,很多新鲜的食物中也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成分。食物新鲜的时候吃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放置太久的话,就会产生大量细菌,使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从而威胁人体健康。短时间内摄入大剂量的亚硝酸盐,人体会出现中毒反应,严重时可能会丧命。误食亚硝酸盐会出现以下症状:胸闷、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头晕、头痛、心悸等,严重者还可出现恶心、呕吐、心率变慢、心律不齐、烦躁不安、血压降低、肺水肿、休克、惊厥或抽搐、昏迷。因此,尽量不要吃不新鲜的肉类。另外,烹调肉类时,如果温度达不到100℃或没有熟透,就难以杀死食物上的寄生虫和病菌。人们吃涮火锅、海鲜、烧烤时,容易使食物处于半生不熟的状态,食用后致病的概率很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每餐上一桌子菜成了春节期间的常态。吃不完的饭菜倒掉感觉太浪费,吃掉又怕对身体不好。吴玉叶说,剩饭剩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高于新鲜饭菜,其中的某些细菌、病毒和寄生虫通过100℃的高温是可以杀死的,所以吃不完的饭菜最好在5至6个小时内吃掉,避免亚硝酸盐的过量累积。储存剩饭剩菜的原则是,凉透后用保鲜盒、保鲜袋等干净的容器包好,马上放进冰箱,不要在室温下放置。晾凉再放是因为热食物突然进入低温环境,食物的热气会引起水蒸气凝结,促使霉菌生长,从而导致冰箱里的食物霉变。同时,一定要做到分批用干净的容器密闭储存,避免细菌交叉污染。

蔬菜类食品人们也不可掉以轻心。发芽的土豆中含有的龙葵素、霉变的花生中所含的黄曲霉素、烹制不熟的扁豆、加热不透的豆浆都有毒素存在,食用后可能导致中毒。

酒茶不能随便喝

中国人过年图喜庆,都愿意过新年有个好兆头,有些人为了放开大吃大喝而擅自停药,还有人因迷信“初一服药,一年服药”的说法而停药或生病不去就医。“许多慢性病必须每天服用药品,加上过年期间吃得多、运动少,血液黏稠度增加,如果擅自停药,可能会使病情加重。同时,有些人为了陪家人喝酒、喝茶而忽视了服药的禁忌。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服用期间都不能喝酒喝茶,否则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吴玉叶说。她提醒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随身携带药物,按时服药,少喝酒和茶,以防造成严重后果。此外,春节期间小病也不能拖延,以防发展为重症。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2019-01-31 本报记者 闫雅琴 1 1 济源日报 c_18903.html 1 春节要健康 饮食须注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