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王专印却是岳父病床前的孝顺女婿。他15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岳父的事迹,在街坊邻里传为佳话,成了孝敬老人的“活教材”。1月23日,记者走进邵原镇柴家庄村村民王专印的家,探访他孝老爱亲的点点滴滴。
妻弟、妻弟妹因病早逝,担负起照顾岳父和内侄、内侄女的重担
2004年,王专印的妻弟任来义因病去世,留下77岁高龄的岳父和未成年的内侄、内侄女无人照看。经过商量,王专印和妻子担负起照顾岳父一家子的重担。从此,夫妇二人就围绕着岳父和内侄、内侄女忙活,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没有半句怨言。
王专印的岳母离世早,岳父任宗陆靠勤劳的双手将一对儿女拉扯大,可儿子、儿媳常年有病,花光了所有积蓄。他们夫妇相继离世,留下一双可怜的儿女,哭闹不休。老人整日以泪洗面、不吃不喝,患上了抑郁症。王专印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深知岳父的不易,经常陪伴在床前,安慰劝解,缓解老人的郁闷。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王专印说,让岳父晚年过得快乐是他最大的心愿。多年来,为了照顾一大家子,王专印基本没有出过远门。
妻子遇难,独自撑起一片天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05年3月的一天,王专印和妻子任松梅开着农用三轮车去为岳父耕地。由于刚下过雨,地面湿滑,一不留神,两人连人带车翻进了沟里,妻子当场死亡。这给王专印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我都不知道怎么挺过来了……”回忆起不幸遭遇,王专印一边抹眼泪一边说,他强忍着悲痛,扛起生活的重担。
沉重的打击,使王专印一夜之间老了许多,身体也不及从前。但他依然心系一家老小,一人经营8亩农田,栽烟苗、栽小辣椒,耕地、浇水、施肥,忙得像个旋转的陀螺,常常累得腰酸腿疼。
“他再苦再累,都没让老人吃过一点苦,对待内侄、内侄女就像自家儿女一样亲。”该村监委会委员柴学强说。
言传身教,成为晚辈学习的榜样
王专印15年的艰辛、点点滴滴的付出,老人看在眼里,乡亲们口口相传,晚辈们记在心里。一提起女婿王专印,92岁高龄的任宗陆老人脸上就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对他是一百个满意,“比我自己女儿对我都好,这10多年来,一直是他照顾我,伺候得可周到了,要不我不可能活到这么大岁数。”
“他真是个好女婿,对待老人比亲生父亲都亲。”说起王专印,村民们纷纷夸赞。
“孝敬老人是每个人的责任,也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我的妻子不在了,我替她孝敬老人,也是应该的。”王专印朴实的话语、真实的行动,诠释孝道精神。
采访中,柴学强告诉记者,王专印的大儿子研究生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儿媳是江苏师范大学教授,两人都很孝顺,平日里经常打电话问寒问暖,每年春节都带着礼物回来看望家人。他的内侄、内侄女也经常来看望他,帮助他洗衣、做饭。“我姑父对我们像亲爸一样,不惜吃苦受累将我们抚养成人,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忘。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更加孝顺他和爷爷,让他们安享晚年。”他的内侄女说。
望着满面笑容的岳父,已经66岁的王专印说:“只要老人能健康长寿,我多干点活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