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副刊

岁月里的年

◆闫国才

在记忆的脑海里,新年是从腊月初五吃“五豆”那天起。从那一天开始,我就感觉到了新年伊始。

过去常听母亲说:“吃五豆,心难受。”意思是过去缺衣少粮,吃罢“五豆”,就得赶紧凑粮准备过年,穷人家哪来的粮食?

吃“腊八”,心忐忑。过了“腊八”就是年,没有粮食,怎么过年?

这是旧时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我们回忆过去,并不意味着要回到过去,而是告诫人们不要忘记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们丰衣足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生活水平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人们的幸福感更加强烈。

“腊八”过后,祭灶很快来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日,人们自然要烙祭灶的火烧,供灶王爷食用。祭灶火烧多用红糖做馅,有良好的寓意。祭罢灶王爷,一周左右,除夕夜就来到了。 除夕夜有两件事要做: 一是吃团圆饭 。按照传统习俗,除夕夜一家人要共进晚餐,又称吃年夜饭——团圆饭。团圆饭多为饺子。开饭前,要先盛上两碗饺子敬先祖神灵,求他老人家保佑全家平平平安,团团圆圆。除夕夜吃饺子,有特定的意义。因为除夕夜里23时与正月初一1时,正好交子之时,故有“更岁交子”之意,寓意“团圆”“喜庆”。二是“熬百岁”。 一家人在长明灯下,围炉夜话,回忆过去一年来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畅谈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欢天喜地,喜气洋洋,共度良宵。“熬百岁”,寓意长命百岁,其乐融融,让人回味无穷。

一眨眼,锣鼓喧天,鞭炮声声,人们载歌载舞,尽情欢唱——大年初一来到了。

最令人难忘的,是大年初一到叔叔伯伯、大婶大娘、姥姥舅舅家,给这些年长的老人们拜寿。给老人家磕个头,问老人们身体好,祝老人们健康长寿,等等。老人们会随意给些压岁钱,大部分是一角钱、两角钱、三角钱和少量的五角钱。拿到这些压岁钱,我们都欣喜若狂。如今看来,那时,三角两角钱就能把人给打发了,有点不屑。你可别小看这三角两角钱,作用可大着呢。那年月,用八分钱外加二两粮票,就能买到一碗热腾腾的肉丝面条;用三角四分钱外加四两粮票,就能买到一大碗香喷喷的肉炒面;用三角钱就能买到一碗豆腐加菠菜的盖浇米饭;用七角五分钱就能买回一斤大肉;用一角五分钱就能买回一斤煤油,点上煤油灯,把家里照得明晃晃的……

今非昔比,天壤之别。回首过往,恍如梦里。那浓浓的年味,深情的回忆,让我久久难以忘怀……

2019-01-25 1 1 济源日报 c_18647.html 1 岁月里的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