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今日要闻

济源农商银行

恪守初心 深耕“支农支小”

本报记者 王鸿斐

不抽贷、不压贷,坚持“放水养鱼、雪中送炭”,这是济源农商银行多年来支农、支小,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生动写照。

2010年5月,济源农商银行在全省率先改制,目前下辖19家支行、30个分理处、39个离行式自助银行。截至2018年底,济源农商银行各项存款余额达159.66亿元,占全市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33.49%;各项贷款余额达85.7亿元,占全市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29.99%。由于定位清晰、管理良好、支农支小成效突出、监管评级保持良好,济源农商银行被中国银监会评为全国农商银行标杆银行,目前已成为我市银行“支农支小”的主力军。

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济源农商银行积极响应,找准抓手,通过拓展普惠金融的广度与深度,不断加大农村信贷投放力度,切实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力”。

2018年初,济源农商银行启动“整村推进、批量授信”工程。截至2018年底,该行走访全市371个行政村,新增授信户2.4万户,新增授信金额14亿元;新增用信户5732户,新增用信金额4.2亿元。同时,该行对175个信用村授牌,评定信用户9956户。

近年,济源农商银行持续拓展普惠金融的广度与深度。该行推出“金燕普惠贷”,为我市中低收入群体办理免担保、免抵押的信用贷款,目前累计为1147户发放贷款4654万元。

“济源农商银行对我们农林企业的帮助真是太大了,工作非常人性化,接地气!2010年以来,该行不仅在资金上予以扶持,还在其他方面积极协调,帮助我们渡过难关。该行的贷款手续非常简单,授信额度相对灵活,从1000万元到3000万元,额度只升不降,帮助我们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1月21日,济源市阳光兔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段天奎说。

除了阳光兔业,鸿润苗木、瑞星牧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是在济源农商银行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多年来,该行累计投放农、林、牧、渔等农业贷款4.53亿元。其中,支持惠农农业、众帮养殖等专业合作社和惠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济组织资金达729万元。

济源农商银行与政府部门沟通、合作,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截至目前,该行累计办理此类贷款3户623万元,累计发放贫困村集体资产抵押贷款3户90万元。该行与市工信局合作开办助保贷业务,目前累计办理99笔3.498亿元;合作开办互助基金续贷业务,目前累计办理140笔5.82亿元,解决了企业贷款到期临时资金不足的问题。该行与市农牧局合作,针对养殖企业、个体养殖户开办活体抵押贷款,目前累计办理此类贷款1300万元。

济源农商银行将金融扶贫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助力精准扶贫。一是根据市政府提供的最新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册,逐户上门了解情况,在对象户主落实上,按照“点对点、人盯人、一对一”精准帮扶要求,进村入户对接,留下名片,填写工作台账,确保扶贫工作扎实推进,走访未脱贫户2092户。二是积极开发与扶贫相关的信贷产品,推出“扶贫贷”专项信贷产品。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发放5万元(含)以下信用贷款,执行贷款基准4.35%(1年期以内)、4.75%(1至3年期)。三是广泛宣传“扶贫贷”专项产品,发放宣传彩页、客户经理名片,有效提高贫困户贷款的可获得性。截至2018年底,该行已发放户贷户用新型小额扶贫信用贷款279户1608万元。四是积极与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接,做好产业扶贫工作,累计发放产业扶贫贷款7960万元。

为中小企业打造金融“护盾”

“我们的企业从无到有,然后发展到现在的规模,离不开济源农商银行的支持。”1月21日,济源市优洋饮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卢苗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随着企业的发展,济源农商银行对我们的授信额度从2009年的30万元调整为现在的2000万元。资金随用随取,非常方便,帮助我们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近年,我市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企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服务企业效能不断提升。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超过260家,中小微企业数量突破3800家。

(下转第二版)

2019-01-23 本报记者 王鸿斐 济源农商银行 1 1 济源日报 c_18542.html 1 恪守初心 深耕“支农支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