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特色产业“花开浓” 脱贫攻坚“硕果丰”

(上接第一版)实现了农户就业增收、企业降本增效、产业提质升级“三赢”发展。

在创新帮扶模式的同时,下冶镇牢牢把握“利益联结”这个关键,积极探索“订单收购”“土地流转入股”“入股分红”“务工增收”“资产入社”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户真正参与进来、融入进来,共享扶贫成果。坡池村的富鑫果蔬种植合作社根据“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持股入社、到期分红”的原则,鼓励村民入股。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该村采取“贫困户资金入股500元,镇政府配股500元”的形式入股,收益分红时按贫困户入股1000元股金算红利,不断增加贫困户与合作社的利益联结。2018年以来,富鑫果蔬种植合作社将村里200余亩金太阳杏纳入一体化经营管理,对分散的种植户实行集中管理、技术指导、统一收购,取得一定成效。

“特色产业+政策保障”,扶上马再送一程

“2018年我们种植富硒红薯80亩,实现产值12万元;种植富硒小麦220亩,收益达到13万元,带动全村26户贫困户脱贫增收!”中吴村村主任陈满周告诉记者,由于他们的产业基地扶贫成效好、示范作用强,2018年上半年还获得了镇政府奖补的3万块钱,大大鼓舞了村民的致富热情。

重任在肩,砥砺奋进。下冶镇对特色产业扶贫工作重视程度之高、政策举措之实、工作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在广度、深度和精准度上都达到了新的水平,一份份关于产业扶贫的政策和实施方案密集制定并相继出台。

——政策支持,助力新型经营主体做优做强。出台系列措施,抓好合作社规范、提升、转化升级工作,推进合作社建设发展。比如探索“贫困户资金入股500元,镇政府配股500元”的激励机制,引导贫困户入股合作社,实现致富增收;鼓励合作社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对示范效应较好的专业合作社,提供10万元以内的免息贷款;鼓励争创示范社,对于发展前景好、效益明显、带贫成果显著的,推荐享受国家的扶持政策等。

——资金助力,撬起特色产业发展支点。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引导贫困户发展蔬菜制种、艾草、烟叶等特色产业,2018年共发放补助资金46万元,让92户贫困户切实得到了政策实惠;拿出31.4万元奖补资金用于支持各村集体经济发展和产业基地建设。北吴石磨面粉加工基地、大岭野生艾草产业扶贫基地等4个产业基地,南桐村、大岭村等5个村集体项目均享受到该奖补政策。

——技能培训,引领新型农民“智慧行”。把技能培训与特色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先后组织五次技术培训、两期再就业培训,邀请市林业、科技、畜牧等部门的专家对烟草、核桃、小辣椒等技术管理进行授课,培训人数达200余人次,进一步提升了贫困户的种植、养殖知识。

把人民放在心上,把使命扛在肩上。从“输血救助”到“造血共赢”,从“精准扶贫”到“创新机制”,在“特色产业+”格局的引领下,下冶镇凝心聚力、驰而不息、探索创新,从根本上破解制约群众脱贫致富的瓶颈,从源头上斩断穷根,让山乡田野孕育新希望。

2019-01-15 1 1 济源日报 c_18162.html 1 特色产业“花开浓” 脱贫攻坚“硕果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