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今日要闻

“奋进新时代 下冶新作为”系列报道之三

特色产业“花开浓” 脱贫攻坚“硕果丰”

——产业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下冶实践”

深冬时节,万物萧条。然而,在下冶镇扶贫产业的各个链条上,处处散发着盎然生机,积蓄着蓬勃力量。大岭村艾草制品工厂的厂房里,工人正在马不停蹄地赶制足浴包、艾绒马甲等冬季热卖产品;坡池村党支部书记王本东,站在公仆山头,饱览三峡美景,畅想乡村旅游致富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产业兴旺是根本之策。下冶镇以特色产业扶贫为抓手,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创新机制、主动作为,打造出“特色产业+”的扶贫产业大格局。

截至目前,下冶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496户1663人,其中448户1539人已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7年的0.97%下降到2018年的0.36%。

“特色产业+基地”,实现“造血式”产业扶贫

“轰隆隆——”随着翟富海轻轻一推,电闸打开,电流贯通,北吴村石磨面粉加工基地车间内,庞大的全自动石磨面粉机缓缓转动起来。经过1台破碎机破碎,6台石磨机重复撵磨,20分钟以后,细白的面粉生产出来了。

“石磨面最大的亮点在于低温生产,很大程度上保留了面粉的营养,麦香味特别浓。试生产期间,就有客户慕名而来,直接预定了15000斤。”北吴村驻村第一书记林运法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石磨面粉加工基地的建立绝非一日之功。北吴村土壤肥力高,小麦种植历史悠久。但由于传统小麦种植成本高,经济效益低,农民增收基本无望。北吴村调整思路,多方考察,立足实际,提出了优质小麦种植加工的特色产业发展思路。

这一改,还真让他们趟出了一条新路。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的优质小麦口感大大提升,用优质小麦磨出的面粉价格达到每斤3元,比市场价格整整高出了1.7元。初步统计,全村500亩优质小麦为100户种植户累计增收6万余元;首批石磨面成品将为村集体经济带来2万元以上收益;44户贫困户将搭载石磨面粉加工基地的快车,走上脱贫路。

“百姓富不富,产业要对路”。如何实现脱贫致富?下冶镇选准“特色产业”这个火车头来带动。在脱贫攻坚战中,下冶镇立足产业基础,精准对接特色,紧扣产业“优势”,坚持市场导向,形成了以蔬菜制种、烟草、小辣椒等为主导的特色农业发展格局,构建了独具特色的7个优质农产品产业基地。

西大岭烟草产业基地,种植烟草2000余亩,带动周边村庄67户贫困户脱贫,户均增收8000元;大岭野生艾草产业扶贫基地,种植艾草200余亩,带动60余户农户增收,其中贫困户27户;韩彦红果产业扶贫基地,种植红果1500亩,实现产值600万元,带动周边村庄275户农户增收,其中包括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以特色产业为依托的7大产业基地横向辐射,上下串联,带动多个贫困村自主自发寻求改变,引领整个产业链条趋于良性循环,将贫困户深度镶嵌在产业链条上,激发了靠劳动致富的内生动力。大岭村村民代立红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代立红回乡创业,成立了大岭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收购艾草,加工制成艾产品,在网上销售火爆,同年年底实现脱贫。2018年大岭村野生艾草产业扶贫基地建成以后,代立红干劲更足了。他注册了实体公司,购置了自动化加工机器,眼下又忙着招聘销售人员。“有了产业扶贫基地的支持,心里更踏实了。下一步,我们打算把重点放在加工、销售环节,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做强艾草产业。”代立红说。

“特色产业+合作社”,激活产业扶贫新活力

在下冶镇产业扶贫一线,有一支中坚力量披荆斩棘,屡创佳绩。它们就是下冶镇遍地开花的合作社——上接企业与市场,下连广大贫困户,牵线搭桥,惠利多方。

走进下冶镇北桐村烟叶专业合作社,只见一台台烟草专用机械设备科技感十足,一排排鲜红的辣椒酱引人垂涎……这是下冶镇特色产业发展初见成效的一个典型,也是合作社、支村两委和贫困户齐心协力结出的硕果。

在种烟户赵小莲家里,她向记者讲述了合作社带来的好处:“我家里三个娃正在小学读书,自己又是个‘药罐子’,农活儿全靠孩子他爸一人干……2016年加入合作社以后,耕地、喷药、锄草、收割,合作社全包了,我们只需要出劳务费就行,省了不少力气。年底一算,靠8亩烟田整整增收了3万块钱。”

2018年,我市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关键期,下冶镇作为全市合作社带贫示范点,抢抓机遇,克难奋进,在合作社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全镇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40个,38个村全部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全镇入社建档立卡贫困户316户。

据了解,下冶镇以“扶贫抓产业,产业抓合作社”为理念,以贫困户精准收益、精准脱贫为出发点,引导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形成了支部领办型、公司领办型、能人领办型、社司一体型等4种合作社带贫模式。合作社通过提供农机、植保、统防统治、统购统销等便利化、标准化、规模化服务,促进农户生产节本增效,形成了以四轮驱动带领贫困户“抱团”发展、稳定增收的效应,(下转第二版)

2019-01-15 本报记者 赵珊珊 通讯员 翟朝霞 ——产业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下冶实践” “奋进新时代 下冶新作为”系列报道之三 1 1 济源日报 c_18153.html 1 特色产业“花开浓” 脱贫攻坚“硕果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