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今日要闻

按下“快进键” 跑出“加速度”

——2018年济源市重点项目建设周例会开展情况综述

小寒过后,天气愈发寒冷,但建设者的建设热情依然高涨——一条条承载着希望的新修道路正在脚下铺就和延伸,一个个旨在改善城市面貌的城市建设提质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一批批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重点民生工程或开工建设或即将完工……随着一次次重点项目建设周例会的召开,一些影响项目建设的“拦路虎”被逐一清除,愚公故里不时可见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

重点项目建设事关经济增长,事关发展后劲,事关百姓福祉。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市共组织召开重点项目建设周例会30次,协调解决项目建设问题170余项,按下了项目建设“快进键”,奋力跑出了“加速度”,重点项目建设得到了快速推进,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破解项目推进慢的有效途径——

实行重点项目建设周例会制度

自2017年开始,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项目建设推进过程中遇到的手续办理慢、征地拆迁慢等各种难题,一度影响了项目推进速度,不少项目甚至出现长时间停工现象,严重阻碍了我市经济发展。

如何凝聚各部门力量,及时高效解决重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成为摆在市委、市政府面前的头等大事。

市委书记张战伟多次调研重点项目建设,强调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重点项目建设在打好“四张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更加奋进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效的措施,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全面掀起施工高潮。

经过认真研究,我市出台了《济源市重点项目建设周例会工作制度》,并于2018年2月1日召开了第一次重点项目建设周例会。

“项目建设是支撑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在第一次重点项目建设周例会上,市长石迎军明确提出,实行重点项目建设周例会制度,要向全市人民传递这样一个信号:市委、市政府抓重点项目的决心不改变、信心不动摇;抓重点项目的力度不减弱、速度不放慢;抓重点项目的劲头不松懈、目标不转向。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掷地有声的话语,无时无刻不激励着各级各部门干部职工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服务好保障好项目建设。“我们要坚持重点项目建设周例会制度,逐一破瓶颈、解难题,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着力优化项目建设环境,为全面加快项目建设扫清障碍。”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惠民坚定地说。

随后,我市召开了一次又一次的重点项目建设周例会,研究解决重点项目在手续办理、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突出问题,研究确定新上项目选址问题,跟踪督导问题承办部门按照规定时限完成会议交办事项等,促进各部门拉高标杆、转变作风,形成推进项目工作合力,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项目建设程序繁琐,涉及部门较多。为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市政府决定,周例会由市政府大项目办公室负责组织,逐步形成重点项目建设问题收集、组织例会、集中交办、督导落实、问题销号、效能问责的工作机制。在周例会上,对协调的问题事项,当场能办结的,当场办结;当场不能办结的,明确时间节点,限时办结。

服务项目建设的主动性提高——

协调解决项目建设问题170余项

重点项目建设周例会制度的实施,让市交通运输局重点项目建设办公室负责人张成富尝到了“甜头”。

1月11日上午,冬日的暖阳照在新修建的黄河大道东延道路上,道路两旁几名工人在安装、调试路灯。“等过几天路灯、红绿灯都安装到位了,这条路就能全线通车了。”张成富这几天的心情变得格外好。原来,最近一段时间,一度令他头疼的几个交通项目推进都比较顺利。“重点项目建设周例会真是发挥了大作用,很多数年未解决的拆迁协调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项目得以顺利推进。”张成富说。

张成富介绍,因拆迁协调工作,停工4年多的河口村水库外线公路下穿焦柳铁路立交桥工程项目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拆迁工作即将全部完工;全长818米、涉及73户拆迁户和数条通信线路的管网迁改工程及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的济源大道焦柳铁路至虎岭1号线道路工程,路基、雨污管道铺设工作完成,主车道铺油工作完成,桥梁下部结构、梁板预制工作全部完成。

(下转第三版)

2019-01-14 本报记者 王会 通讯员 王怀武 ——2018年济源市重点项目建设周例会开展情况综述 1 1 济源日报 c_18117.html 1 按下“快进键” 跑出“加速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