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下冶镇进一步健全了村级活动场所服务群众的功能,密切了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筑牢了党员干部“听党话、跟党走”的意识,提升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突出“党建主业+” 助力脱贫攻坚
基层党建抓得好不好、实不实,事关乡村振兴建设的成果。下冶镇以“党建主业+”为抓手,以建设“富美乡村”为目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进脱贫攻坚、引领乡村振兴的“火车头”“领头羊”作用,让党建主业成为农村发展的有力引擎。
按照“党建引领产业、产业助推脱贫”的思路,下冶镇积极探索“党支部+贫困村”模式,促进党建与脱贫深度融合。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过程中,该镇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带贫模式,充分发挥了党建引领优势。大岭村党支部书记聂小春带头领办了农机专业合作社。他围绕本村艾草主导产业,建立产业发展基地,并引导村内贫困户入社,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生产经营活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目前,全村流转土地100亩,带动艾草种植户60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1户。合作社为社员提供农业机械耕种、艾草技术培训、艾草收割、加工、销售服务;吸纳贫困户到合作社务工,入社贫困户年均增收1500元以上。同时,大岭村村民还成立了济源市大岭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岭艾叶合作社、济源市翠微庵艾草专业合作社等,形成了以村集体社为引领、个体社为补充的合作带贫机制。
下冶镇南桐村途航农民专业合作社,由村委会主任李院利牵头成立,并在本村建立了小辣椒种植基地,发展小辣椒100亩,带动农户70户,途航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社员提供育种、农资供应、技术培训、组织销售等服务,入社社员30户,其中建档立卡户11户43人,占全村建档立卡户的91%。
强化党员教育 筑牢“党性之魂”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下冶镇始终把提高党员队伍素质能力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五事争先”考评为抓手,不断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加大党员教育培训力度,让党员在服务群众工作中处处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党员教育培训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为群众服务的本领和能力。下冶镇通过突出教育培训重点、健全培训体系、夯实阵地建设基础,全力抓好党的理论武装、党性锻炼、道德传统文化教育和警示教育,要求党员干部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切实加强作风建设,深入推进反腐倡廉;持续夯实基层基础,强化保障服务能力;健全完善工作制度,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在前段时间全市开展的“万名党员进党校”党员集中教育培训活动中,下冶镇把集中培训作为提升党员党性修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举措。在连续举行的四期党员集中培训活动中,该镇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中国共产党党史、基层意识形态等内容组织专题讲座15场。下冶镇党政办主任张捷表示,开展党员干部集中培训,不仅有效提升了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增强了党性意识和责任意识,而且为进一步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发挥党建统领作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早在去年年初,下冶镇就把基层党员干部集中教育培训纳入重要工作日程。该镇以十九大精神、党规党章、“三会一课”制度等内容为重点,对照学深学透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新要求,组织“党的创新理论万场宣讲进基层”等形式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办好新时代党员干部“讲习所”,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和制度落实年活动,修订19项机关制度,营造“比大局、比规矩、比作风、比干事、争优创先”的浓厚氛围。
乡村振兴靠什么?产业兴旺是先导,党员带头是关键。下冶镇注重从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人员中选人用人,把德才兼备的优秀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组、村干部,把优秀组、村干部培养成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造就了一批引领农村工作的领头羊。今年,下冶镇高质量完成村级组织换届工作,新调整后的“两委”班子共226人,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下冶镇的变化,来自党员干部;而干部的变化,来自作风的转变,来自为民服务措施的深入落实。现如今的北桐村后沟居民组庭院整洁、街道平整宽阔。该村党支部书记王世强表示,这片区域以前是村内最杂乱的地方,经过干部群众几个月的不懈努力,环境面貌有了很大改变。
寒暑轮替,草木荣枯,时光见证不朽。党建引领发展,党建的成效更要体现在发展成果上,从产业发展到脱贫攻坚,从镇域提升到乡村振兴,从社会稳定到乡风文明……下冶镇的各项工作有了厚实的底色。“推动党的建设高质量既是一项全面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具体入微的工作。”下冶镇党委书记许东方表示,新的一年,下冶镇将继续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扛起主责、抓好主业、当好主角,持续推动党的建设质量整体提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