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蹲下身子好“蛙跳” 跳起脚来摘“桃子”

(上接第一版)

跳起“摘桃” 拉高标杆

“跳起脚来摘桃子”,不是“等靠要”,而是瞄准更高的目标跳起来,尽全力摘取色香味俱佳的“桃子”。下冶镇发挥好后发优势,拉高标杆,并坚持适度超前,体现因地制宜,以更高要求、更高标准,着力补齐下冶发展短板。“当前,下冶正处在改革发展的深水区和攻坚期,要求党员干部有着跳起脚来摘“桃子”的精气神,既要勇往直前,直面困难,挑战更高目标,又要量力而行,稳步推进,去摘取更大的胜利果实。 ”下冶镇镇长李立峰说。

“2018年,下冶镇坚持工业强镇战略,实施重点工业项目5个,新增投资2.5亿元,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下冶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韩海波介绍,下冶镇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巩固实体经济,壮大龙头企业,发展新兴产业,优化发展环境,为镇域经济注入新动力。目前,总投资2.2亿元的国电苏岭风电场项目,样机已安装调试完毕并实现并网发电,风机进场道路施工结束,升压站扩容主体施工完成。

2018年,下冶镇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签约了国电风电场三期项目等5个项目,建立了下冶产业孵化园,不断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农业转型升级工程,积极探索“合作社+农户”和“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全镇38个村均成立了农业合作社,带动联结贫困户200余户,为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奠定基础。与此同时,下冶镇投资4500万元实施了16个村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整治区域面积2.3万亩,修建田间道路75公里。

乡村应该是什么样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冶镇在改善村容村貌上做足了文章,风姿卓丽的“外貌”,让原来偏僻破旧的山区村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穷乡僻壤展现出“气质”之美。

早在两个多月前,官窑村党员干部群众以农村清洁行动为推动工作总抓手,提升标准、大干快上,持续投入、全面行动,村内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改善。

在北桐村后沟居民组,村道文化长廊上接地气的宣传标语格外提振士气,街道旁边房屋粉刷一新。在村民房前的小游园内,新栽植的绿色苗木、整齐划一的黄色木栅栏以及绿地内磨盘、碌碡等的精心点缀,让这儿俨然成了以农村为主题的文化公园。

为了夯实乡村振兴战略基础,下冶镇既追求“颜值”之美,又塑造“气质”内涵,扎实开展农村环境提升工作,让乡村基础设施多起来、自然环境好起来、村容村貌美起来。该镇持续进行区域环境卫生整治,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对镇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加大整治各种不文明行为,提升城镇管理水平,做靓城镇形象,做优城镇特色,增添城镇魅力。

建好美丽乡村,离不开厚植乡风。该镇为所有行政村购置大喇叭、音箱、乐器等,使文化广场成为新民风建设的主阵地;积极开展“五美庭院”“最美家庭”等系列评选活动,涵养崇德向善、守望相助、风醇物厚的乡风文明。

扑下身子 苦干实干

冬日天寒地冻,却挡不住人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在下冶镇梦柏河河道内,多名建筑工人冒着严寒在加紧修建石拱桥。记者在现场看到,梦柏河沿岸安装的太阳能路灯十分气派,河两岸沿街门面房墙体粉刷一新。该镇一体办主任吴发展介绍,自2017年以来,下冶镇就着力加大对梦柏河的治理力度,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一条四季清水流淌、环境优美舒适的生态河。

高标准推进小城镇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工作。下冶镇立足山区实际,建好美丽乡村。2018年先后投资1900万元,完成了下冶村和下韩旺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为了提升村庄环境,该镇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和“清洁百日行动”,投资200余万元,采购垃圾箱、清运车等,对各村村容村貌、户容户貌进行整治清理,使得农村环境大为改善。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和任务,更是检验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生动课堂。王建伟是下冶镇一名普通的机关干部,自担任镇扶贫办主任以来,他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在脱贫攻坚工作关键时期,经常是白天忙扶贫,晚上加班完善相关档案资料等,有时一天需要往返市区、下冶数趟。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他扑下身子抓落实,把“苦干实干”作为了工作常态,荣获全市“十佳镇扶贫干部”荣誉称号。“脱贫攻坚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需要我们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带着感情投入其中。”王建伟说。

去年以来,下冶镇扎实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和“制度落实年”活动,切实增强制度执行力,要求党员干部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努力把愚公移山精神融入生活实践、学习实践和生产实践中。“苦干实干是一种担当,也是一种拼劲,更是一种态度。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有为民谋福祉的担当,有不惧任何风险的勇气,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实事,真真切切为群众服好务。”该镇党委书记许东方表示。

2019-01-05 1 1 济源日报 c_17775.html 1 蹲下身子好“蛙跳” 跳起脚来摘“桃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