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4岁的王定石是坡头镇留庄村一名共产党员。他1969年入党,从解放初期到改革开放再到今天,见证了家乡发生的巨大变迁。
留庄村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村子。在革命战争年代,留庄民兵英勇战斗,屡立战功,被誉为“打不垮的河防堡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留庄民兵积极加强战备训练,强化民兵组织建设,坚持劳武结合,在推动家乡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创造了优秀业绩。
1964年,中共中央中南局、武汉军区命名留庄民兵营为“英雄民兵营”。王定石也在那一年成为一名民兵。
王定石说,作为常备军的助手以及后备力量,民兵平时除正常耕作外,还要进行军事训练,一旦爆发战事,就会应招入伍,奔赴前线。
民兵训练多安排在秋收后春播前的农闲时节。训练的场地一般是生产队的打麦场。到了冬春季节,庄稼碾打完了,秸秆给各家分了,打麦场就空荡荡的了。“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就在这里训练。训练的内容除一般队列训练外,还有瞄准、刺杀、投弹、匍匐前进、小组突击等主要军事科目。”王定石说。因为表现优异,王定石被任命为民兵营长,曾参加全国民兵英雄座谈会。
“那时候村里条件非常艰苦,没有公路,没有电,多数村民连鞋子也穿不起。为了填饱肚子,大家拼命挣工分,可还是吃不饱饭,肉和大米是逢年过节才能看见的稀罕物。”谈到改革开放前的艰苦日子,王定石有些哽咽。但为了守卫国家的和平稳定,大家咬着牙坚持训练,一手拿锄头搞生产,一手拿枪杆搞武装。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日子越来越好。1983年,村里实行包产到户,家家户户不会饿肚子了。”王定石说,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每家每户都有了自己的田地,加上后来取消了农业税,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回顾40年来家乡发生的巨变,王定石感慨万千。公路通了、电通了、农业税取消了、“村村通”有线电视进农家、自来水管安装到户……“生活水平高了,大家推崇的不再是手表、缝纫机、自行车‘老三件’,流行起来的是洗衣机、彩电、冰箱、手机等,晚上可以看电视,想儿女了可以随时打电话或视频通话。这些在改革开放前是想都不敢想的。”王定石说,现在国家的政策好了,农民也有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户射进客厅落在老人身上,老人笑着,是那样的开心。“从贫穷落后到繁荣昌盛,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国家取得的发展成就令世人瞩目,我为祖国骄傲。”王定石说,“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意义重大。作为一名老党员,我一定不忘初心,对党忠诚,尽责担当,为祖国更昌盛、家乡更美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