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三版)
《深刻认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是2018年2月28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共十九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指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抓住有利时机,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历史性变革对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的新要求,总体设计、重点突破,统筹党政军群机构改革,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下决心解决多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
《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是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指出:综合研判世界发展大势,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并宣布中国在扩大开放方面,将采取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等一系列重大举措。
《经济特区要把握好新的战略定位》是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同志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指出:兴办经济特区,是我们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赋予经济特区新的历史使命,经济特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握好新的战略定位,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试验平台、开拓者和实干家。
《坚决破除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是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指出:要坚持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创新。要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要扩大教育开放,提升我国教育世界影响力。
《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是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同志的讲话。讲话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充分肯定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要正确认识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是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同志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指出: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体现了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发展自由贸易的一贯立场,是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为进一步扩大开放,中国将在激发进口潜力、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推动多边和双边合作深入发展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
《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同志的讲话。讲话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高度赞扬了中国人民为改革开放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郑重宣示了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决心,明确提出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的目标要求。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我们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也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必须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勇立潮头、奋勇搏击。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