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饺子,王丽有着说不完的话。冬至当天,12月22日,记者见到了与饺子有着40年情愫的王丽。目前,王丽在黄河大道经营着一家饺子店,为了在冬至这一天让客人吃上热气腾腾的饺子,她早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老话说,冬至不吃饺子,耳朵要冻掉。”
中午时分,顾客来了一拨又一拨,王丽忙得不亦乐乎。“小时候,生活条件差,吃肉并不是常有的事情。”家在下冶镇北桐村的王丽笑着说:“每次吃饺子,在热热闹闹的氛围下,和面、剁馅、擀皮、包饺子,等着饺子煮熟,这让人有一种幸福的感觉。”
那时候大葱猪肉馅的饺子,最为常见,也最受欢迎。王丽记得,初中的一个周末,表哥来家里,临近中午,妈妈还没有回来,王丽就学着妈妈的样子包起饺子来。“面硬了就加水,面软了就加面。”王丽笑着说,“第一次包饺子虽然笨手笨脚的,但总归还是做了顿饺子。”2001年,王丽与聂子文结婚。“结婚前两年,也没有稳定的工作、收入来源。”曾经在妈妈开的早餐店帮忙的王丽对包子、饺子的制作流程十分熟悉,“包子馅跟饺子馅差不多,但开饺子店肯定没有早餐店那样辛苦。”2003年,爱吃饺子的王丽和聂子文开起了自己的饺子店。
“15年前,一碗饺子才三块钱。我清楚地记得,开业第一天我们就卖了168元。”当靠卖饺子挣到人生“第一桶金”时,王丽感觉找到了人生的方向。王丽说,当时的饺子馅比较单一,只有大葱猪肉和韭菜鸡蛋两种。为了保证饺子的口感,聂子文每天早晨6点到菜市场挑选新鲜的蔬菜和猪肉。“久而久之,只要我去,不等开口,那些商贩都将挑好的肉和菜给我。”聂子文告诉记者,就连面粉、油、醋、味精等,他都有严格的把关。
“十几年了,除了老味道,为了满足食客的不同需求,我们还不断尝试创新。”聂子文说,“现在,店里每天供应的饺子种类多达十余种。”饺子店里,西红柿鸡蛋、黄瓜鸡蛋、野菜馅的饺子颇受大家欢迎。
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大家越来越关注健康饮食。饺子作为一种传统美食深受百姓欢迎。王丽说:“我们不断创新,推出荠菜、槐花、云苋菜馅饺子。传统的味道留住更多的老顾客,而新鲜的口感则吸引了更多的食客。”
从开业时每碗两三块到现在的每碗十余元,从开始时每天半袋面到现在的每天一袋面,从开始的每天营业额一百多元到现在的千余元,夫妻俩的饺子店越干越好。“我们的饺子店名称还申请了商标,除了总店,还有两家加盟店。”王丽说。
又是一年冬至时,王丽和聂子文依然在饺子店里忙碌着,他们的午饭就是自己亲手包的饺子。“我儿子长这么大了特别喜欢吃我包的韭菜鸡蛋馅饺子,6岁的女儿常换着花样吃,而且已经会有模有样擀起了饺子皮。”王丽笑着说,“有饺子的地方就有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