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2017年对全市GDP贡献率达69.5%,税收贡献率达88.4%,并提供了9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在2018年全省民营企业100强中,我市民营企业在有色金属、能源、化工、钢铁等行业均有不俗表现。
实践证明,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党和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态度是明确的、立场是坚定的。特别是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强调,“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为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指明了方向。
当前,我市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民营企业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但这是发展中的困难和前进中的问题,是成长中的烦恼。民营企业家们要坚定发展信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夜郎自大,静下心来练好内功,踏踏实实做好主业。
对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来说,一方面要旗帜鲜明地为民营经济发展加油鼓劲,营造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要拿出实打实的行动,助推民营企业早日翻越“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比如,提高行政效率,把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地、落细、落实;破解融资难题,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担保难、渠道窄等中小企业痛点难点,推动金融活水流向中小企业;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清理、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和涉企收费,降低企业成本……
民营经济是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只有让民营经济的泉流充分涌动,济源的经济发展才能更加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