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会)12月19日,副省长徐光莅临我市,就百城建设提质工程进行调研。省政府办公厅副巡视员杨新生、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张兴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郭风春、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徐强等参加调研。副市长李拴根陪同调研。
徐光一行先后到济东新区东湖公园、玉泉街道西水屯空闲土地生态修复项目、济水源(济渎庙)城市综合开发项目、北部产业集聚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工程、S307卫柿线特大桥项目、千亩牡丹园项目、古轵公园及周边道路改造项目、健康城项目、富士花园公租房、济源第三水厂、济源植物园项目、世纪广场改造提升及周边亮化项目等处,实地查看我市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推进情况,认真听取相关情况汇报,详细了解我市在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和做法。
徐光指出,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是省委、省政府基于河南城乡统筹发展实际,深入思考、客观把握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建设人民满意的城市为目标,以创建文明城市为载体,以城市“双修”为手段,认真做好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这四篇文章,不断提高城市承载力、增强城市吸引力、提升市民满意度。特别是济源作为济水发源地,要传承历史文化,保护好古建筑,加强宣传,打造品牌,做好水文化。
徐光强调,济源作为河南最年轻的省辖市,要坚持规划引领,科学谋划项目,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下一步,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借鉴外地市先进经验和做法,在原有城市建设的基础上,坚持高标准、高水平规划,系好城市建设的“第一粒扣子”。要强化基础能力建设,按照“适度超前、功能完善、配套协调、高效可靠”的要求,加快推进道路交通、公厕垃圾、供水节水、热力燃气、宽带网络、地下管廊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城市突出短板。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打造景致优美、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要坚持统筹推进,处理好宜业与宜居的关系、地上与地下的关系、“硬件”与“软件”的关系、老城与新区的关系,让新区绽放异彩,使老城焕发新颜。百城建设提质工程还要和文明城市创建结合起来,两者相得益彰、互相促进,以文明城市创建引领百城建设提质,以百城建设提质促进文明城市创建,不断提高市民素质。
徐光要求,高质量的规划要通过项目来落地。项目建设是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主要载体和落脚点,要靠项目持续推进城市提质,努力做到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十年一巨变。当前正值岁末年初,既要加快推进既有项目建设,又要严格执行规划要求,进一步谋划好新一批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项目,抢抓机遇、趁势而上,努力把济源城市建设提升到一个新水平。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交通运输厅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指导,助推济源百城建设提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就北部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徐光指出,生态修复治理是功在当代、利在长远的千秋工程。济源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实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施工单位要坚持湿法作业,严格控制施工扬尘,科学组织、倒排工期、多上机械,加快项目建设速度,确保高质量完成修复目标任务。
调研过程中,徐光还详细了解了我市建筑施工工地扬尘管控工作情况,并给予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