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季的到来,人们开始忙着储备冬菜。冬储菜中,当家菜是大白菜和大葱。如今,冬储白菜的家庭越来越少,但是不少市民会买一两捆儿大葱放在楼道里、阳台上。大峪镇的寺郎腰大葱凭借其清爽嫩辣、秆实白长及绿色生态的特点广受欢迎,远销全国各地。
近年来,我市以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建设为切入点,不断加强试验示范,大力推行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大峪镇寺郞腰大葱基地是我市建成的绿色防控示范区之一。
在种植上,大峪镇寺郎腰大葱专业合作社严格把控,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实行标准化运作,科学规划布局,建立生产、包装,储藏、加工、运输,销售等记录制度,严禁使用违禁化肥、农药,确保大葱质量安全。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大峪镇寺郎腰大葱专业合作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使用绿色防控体系的四大法宝“频谱杀虫灯+彩色驱(杀)虫板+(杀虫)性诱剂+生物农药”。在大峪镇寺郎腰大葱专业合作社的葱田里,随处可见“四大法宝”的踪影。30多盏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一块块色彩鲜艳的杀虫板......寺郎腰大葱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石德文说:“太阳能杀虫灯和杀虫板可以诱捕蓟马、甜菜夜蛾等害虫。地里还安装了近千块粘虫板,对捕杀害虫也很有帮助。”
此外,寺郎腰大葱专业合作社在大葱施肥上推广有机肥、复合肥等配方施肥技术,利用干鸡粪(腐熟后加入微生物有益菌烘干制成)、腐熟的鸡粪、磷钾肥等,根据不同时期施肥量施肥,从源头上保证了绿色食品——大葱生产过程所使用的投入品质量。
“与化学农药防治不同,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绿色防控,提高大葱的质量。在大葱种植阶段,我们使用绿色防控技术保证大葱的绿色健康。到了大葱销售阶段,我们就使用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石德文说,随着科技的发展,寺郎腰大葱专业合作社安装了质量追溯系统,在每一个售出的大葱的包装箱上贴上二维码,用户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对大葱的信息一目了然。“‘二维码’就是大葱的‘身份证’。有了‘身份证’,人们就能吃得更安心了。”
作为合作社的当家人,石德文在大葱的绿色生态生产方面下足了功夫。正因为此,寺郎腰大葱2007年就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定;2011年通过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填补了我市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空白;2012年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许可。寺郎腰大葱先后荣获农产品国家区域品牌、河南省农民丰收节金奖产品等称号,备受市场青睐。而今,寺郎腰大葱种植已辐射到周边几十个村庄,年种植面积在万亩以上,成为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
李珊珊 成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