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工程”:争当三大攻坚战急先锋
立足于“中原更加出彩,济源要出重彩”,济源市委、市政府提出,今年要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济源农商银行锐意创新,勇敢跨越两大关口,以党建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三结合一共建”民心工程让农商银行在跨越常规性的长期性的关口上发挥了积极作用,让银行有效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优化、增长动力的转换。同时,该行敢为人先,大力推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担当工程,飞跃第二大关口,即争当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的急先锋。
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该行始终把有效防范地方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放在重要位置,配合市委、市政府坚决依法打击非法集资等活动;全面提升科技攻坚能力,坚持科学统筹、标本兼治,完善信息搜集研判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社会矛盾常态化排查化解机制,确保不发生影响全局的事件。
勇挑重担,担当脱贫攻坚排头兵。作为一家服务地方“三农”的金融机构,在全市脱贫攻坚进程中,该行时刻牢记支持“三农”发展的社会使命,坚守本土银行的社会责任,在全市金融扶贫工作中,勇挑重担,从不缺位。该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卢新强指出:“让想干事的老百姓富起来,真正摘掉贫困的帽子,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这是我们工作的初心,也是我们应该永远坚守的目标。”
围绕这一目标,该行不断创新帮扶工作思路和举措,在全行开展进村入户走访调查活动,详细了解贫困家庭人口、农业生产、经济收入等情况,精准识别农户的贫困程度,深入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切实解决了贫困户“要发展、想发展、没有钱”的难题。该行推出“小额信用扶贫贷”“阳光雨露企业贷”等多个扶贫贷款业务,针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额度在5万元以内的信用贷款,且免担保、免抵押;制定“产业扶贫贷款产品说明书”和“济源市产业扶贫贷款项目带贫协议书”,积极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接,做好产业扶贫工作。扶贫贷款均可享受基准贷款利率,仅此一项,该行每年便让利约180万元。
为深化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助力全市脱贫攻坚,根据市政府通知要求,该行与市扶贫办、市农牧局、市金融办、市人行抽调人员组成资产评估小组,对我市贫困村集体资产进行评估,共向挑选出来的试点村发放贫困村集体资产抵押贷款90万元,分别为承留镇玉皇庙村30万元、大峪镇三岔河村30万元、王屋镇上二里村30万元。
截至2018年11月20日,济源农商银行累计发放扶贫贷款9462.2万元,带贫1136人,帮助脱贫229户;向河南瑞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发放贷款3笔1285万元,带贫257户;向河南丰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放贷款2笔630万元,带贫126户;向济源市阳光兔业科技有限公司发放贷款1笔1840万元,带贫368户。10月,经济源市2018年脱贫攻坚“十佳”系列评选表彰评审委员会评审,济源农商银行获评“十佳帮扶(带贫)企业”荣誉称号。
坚持绿色发展,全力助推污染防治攻坚。该行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态与发展共赢之路。对高科技生态绿色企业,该行从来都是“高看一眼,厚爱十分”。河南清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企业,创始之初曾遇融资难。济源农商银行了解到企业的状况后,不断为企业输血,提供金融支持。最终,该企业从小到大不断扩展规模,目前已经成为我市4家股份制上市企业之一。2017年,该行不遗余力地支持大中型企业25家,发放贷款8亿元;支持小微企业319家,发放贷款6.4亿元;与全市20家中小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授信金额3.5亿元,助推小微企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全市实体经济复苏回暖注血、加油,成为企业相知相亲的“伙伴”。
在济源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的过程中,该行与相关企业配合,投入重金扎实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确保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让济源的天更蓝。在我市深入实施碧水工程、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时,该行积极投入到水厂、垃圾处理场等市政府重点工程建设中,努力守护一方净土,让济源的水更绿、土壤更净。
新时代,新征程,新形象,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目标,济源农商银行始终力争上游出重彩。该行党委副书记、行长张荣强说:“通过‘红领农商’工程的实施,通过‘三心工程’的强力推进,通过党建高质量发展路径的有益探索,农商银行的各项业务均得到了充分发展。对于生于济源、长于济源的济源农商银行而言,感恩济源、回报济源,是我们始终不忘的初心;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经济,是我们永远牢记的使命。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将高擎党旗,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结合起来,把科学决策和狠抓落实结合起来,全面谋划,主动作为,勠力助推济源经济社会实现新发展,共同谱写全市人民幸福生活新篇章!”
冯小玲 许江红 张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