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牛曦阳)11月30日,在南山林场,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手中“站着”一只长约45厘米,羽毛呈灰色的“萌鸟”,学名叫灰脸鵟(kuáng)鹰。灰脸鵟鹰睁着圆圆的大眼睛,正好奇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工作人员刚一松手,它就展开翅膀飞向了树林、飞向了蓝天。
昨日,市林业局与河南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工作人员共同在我市南山林场将5只猛禽放归山林。其中包括2只灰脸鵟鹰,2只短耳鸮(xiāo),1只红隼,均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据记者了解,这5只猛禽是今年救护的瘦小或生病的亚成体鸟类,分别来自开封杞县、平顶山鲁山县等不同的地市。经过河南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工作人员精心治疗和喂养,这些猛禽身体日益强壮、羽翼逐渐丰满、飞翔能力较好,可以独立捕食,具备了野外生存的能力和放归条件。
“为了进一步做好野生动物科学研究工作,我们将这5只野生动物在济源放归,主要是考虑这里植被茂密,不仅有众多的水源地,而且林场树种繁多,食物丰富,可以为动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优越的环境。”河南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主任李万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