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健康

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

(接上期)

四、艾滋病的预防

针对艾滋病的三条传播途径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1.预防经性接触传播

遵守性道德、固定性伴侣、安全性行为是预防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的有效措施。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避孕套)可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得了性病或怀疑有性病应尽早到指定医疗机构或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2.预防经血液传播

远离毒品,抵制毒品;对于不幸染上毒瘾的人,要帮助他们戒除毒瘾;对于暂时无法戒除毒瘾的人,可采用美沙酮替代疗法和清洁针具交换的方法,改变共用注射器吸毒的行为,阻断艾滋病病毒的传播。

不接受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合格的血液、血制品和器官;不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剃须刀;大力推广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等安全注射措施。

3.预防母婴传播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要避免怀孕;一旦怀孕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是否终止妊娠;选择继续妊娠者应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以及剖宫产分娩等措施阻断艾滋病病毒传播,产后要避免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

五、艾滋病的窗口期

从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血液,到人体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抗体,并能用目前检测方法检查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之前的这段时期,称为窗口期。窗口期通常为2周至3个月,少数人可达半年或更长时间。处于窗口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用常规方法在其血液中检查不出病毒抗体,但具有传染性。因此,怀疑感染艾滋病而初筛检查阴性者,应在3个月后复查或进行艾滋病病毒核酸检测。

六、艾滋病的潜伏期

从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之前(包括窗口期)这段时间称为艾滋病的潜伏期。处于潜伏期的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但具有传染性。一部分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最初会出现一些感冒症状,一般持续2~3周可自行缓解。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为7~10年,其中有部分感染者发展迅速,潜伏期可短至2~3年;还有部分感染者发展缓慢,潜伏期可延长到12年以上。

七、艾滋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和诊断

1.艾滋病的临床表现

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并经过若干年的潜伏期后,被感染者会出现一些临床症状。最早可出现一些带状疱疹和口腔真菌感染。随着疾病的进展,病人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表现,如持续的不明原因发热、不明原因腹泻、体重进行性下降及反复发生肺部感染、消化道症状等。晚期会出现神志改变、肢体活动障碍、视力下降等症状。卡氏肺囊虫肺炎(PCP)、巨细胞病毒感染以及结核病是最常见的艾滋病指征性疾病,也是最常见的威胁艾滋病病人生命的疾病。

2.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诊断

经血液检查,艾滋病病毒抗体确证试验(蛋白印迹试验)为阳性者,可诊断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通常根据感染者的临床症状判断和经血液检查CD4细胞计数小于200/mm3时,可诊断其为艾滋病病人。

2018-11-29 1 1 济源日报 c_16281.html 1 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