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红领农商”出重彩

——济源农商银行探索党建高质量发展路径报告(三)

济源农商银行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党规党纪专题培训。

转变作风,筑就新时期党群血肉相融的鱼水深情。在“三结合一共建”活动开展过程中,济源农商银行全体党员干部强化作风转变,大力践行党的群众工作路线,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与百姓亲如一家人,筑就新时期党群血肉相融的鱼水深情。百姓们由衷地赞叹“八路军又回来了!“好党员又回来了!”

“只让群众跑一次”。在“三结合一共建”活动中,总行党委强调要把为人民服务的好作风带到基层,扎扎实实给基层群众办事,“宁愿自己跑断腿,不让群众多跑路”。该行以行政村、社区、商圈为单位,要求各支行党员干部带着客户经理分组进村入户宣传信贷政策,通过手机客户端,对符合条件的客户现场采集信息,集中批量授信,极大地缩短了办贷时间。农商银行克井支行副行长、党员黄晓在勋掌新村了解情况时,发现贫困户张某家庭困难,就鼓励他养猪脱贫,帮他贷了5万元,买了100多头小猪娃。如今一部分生猪已经出栏,张某全家干劲十足。他逢人都说:“过去贷款求爷爷告奶奶,用钱得找担保人找熟人,一趟趟往银行跑;现在农商银行送贷款上门,主动帮助俺脱贫,真好、真好。”

李景芬是一名退休环卫工。当农商银行的党员干部和客户经理到她所住的小区开展批量授信工作时,她将信将疑:“哪有这样寻上门的好事?家里人没有啥稳定职业,只要信用好就能贷吗?”当时根据她家的情况,农商银行给她授信5万元。半年后,儿子结婚正好要用钱,她到农商银行一讲情况,当天贷款就到账。如今,她主动成为农商银行的义务宣传员,还编出一段顺口溜:“农商银行真是好,不嫌贫不爱富,贷款上门给信用户!”

为民办实事与群众结深情。通过“三结合一共建”活动,各支行党支部和党员紧密联系起来。每月的党员活动日,各支行党员干部会走进村(居),和村(居)党员一起学习,一起上课,一起举办活动。农商银行克井支行花费近万元,帮助勋掌新村建设标准化党员活动室。农商银行五龙口支行和莲东村党支部,共同开展重阳节敬老活动,为老人们庆贺节日;农商银行沁园支行党员干部与东马蓬居委会两名年过古稀的老党员共庆中秋,并积极谋划与居党支部共建“书香马蓬”……一桩桩,一件件,实打实地为民做事,农商银行赢得了百姓由衷的爱戴。过去,员工们都认为,银行只要做好存贷款业务就行了,但是不管业务做得多好,下乡进村,百姓们对他们仍然是冷漠和疏离;现在,他们却发现,当党员干部佩戴党徽、红领巾,身穿红马甲,走进乡村开展志愿活动时,百姓们给予他们的是热情和发自内心的欢迎。农商银行沁园支行客户经理、党员李聪说:“过去进村核贷特别难,老百姓见面都躲着走;现在百姓见面很亲切,拉着你的手让进家喝水吃饭。”

锤炼队伍,打造出肯吃苦能担当的先锋团队。“三结合一共建”是在“普惠金融、振兴乡村”思想指导下,以“逐村核贷、整村推进、批量授信”的方式与业务紧密联系起来的。党员干部要冲锋到基层第一线,到“三农”中间攻坚克难。在这个过程中,农商银行广大党员干部忠诚担当,吃苦耐劳,无私奉献,涌现出许多感人的故事。

因妻患病,轵城镇背坡村村民叶某,2015年8月份在农商银行轵城支行贷了19950元用于治病。2016年,叶某妻子病情加重,被送进了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其女儿到农商银行轵城支行求助,希望能增加贷款为母亲治病。但是工作人员发现,叶某有不良信用记录,按规定不能给其贷款。时任农商银行轵城支行行长的陈新军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果断决定:“人命关天,给叶某增加授信2万元,让她闺女赶紧拿去给她妈看病。这钱如果叶家还不了,算到我头上,我负责还!”叶某的女儿当即就感动得哭了。后来,叶某妻子因抢救无效身亡,家庭又出现其他变故。但是叶某的女儿说:“农商银行在危难时刻给我家施以援手,这钱,我一定还!”随后,她到日本打工,今年10月11日将贷款全部还清。

冯小玲 许江红 张蓓

(未完待续)

2018-11-29 ——济源农商银行探索党建高质量发展路径报告(三) 1 1 济源日报 c_16276.html 1 “红领农商”出重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