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奖补勤、以奖补俭、以奖补困……轵城镇新峡村针对红白事推出的“套餐”制,令人耳目一新。“套餐”制不仅为群众红白事花费“瘦了身”,还倡导了文明新风,弘扬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风俗一旦确定,便很难改变。这就决定了移风易俗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老”在千年遗风,“大”在千家万户,“难”在除旧布新。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2017年3月,我市就出台了文明节俭办理红白事的相关标准。标准对婚事的彩礼、婚宴、礼金及丧事的规模、费用、人情金额等均进行了限制。
好制度关键在于落实。虽然各村已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等纳入村规民约之中,但红白事大操大办之风在个别地方依然存在。如何解决移风易俗的“老大难”问题,将制度执行下去,群众自愿自觉便成为关键。
为此,我市许多村(居)积极制定切合实际的操作办法。如五龙口镇古杨树庄村倡导白事“吃饭不摆席,不准请乐队”,将花费控制在3000元以内;大峪镇倡导婚事宴席控制在15桌以内,每桌饭菜不超过300元;济水街道东园、北街等居委会,为居民办白事提供厨师班子和餐具,受到群众欢迎。
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只要全市上下齐发力,在提高群众文明素养、加大文明城市建设力度上下功夫,切实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为群众树立标杆、作出表率,群众就会变被动为自觉,切实摒弃陈规陋习,成为移风易俗的践行者、引领者与宣传者,文明新风才能真正吹遍济源的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