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鸿斐)主动申请备案、严格执行制度、人性化套餐规定……这不是哪个项目的施工程序,而是农村红白事的办理程序。不折腾、不浪费,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成为轵城镇新峡村近年兴起的新风尚。“不多不多,我儿子今年春天结的婚,连彩礼总共花了不到7万元。”11月20日,新峡村村民王素莲高兴地对记者说。武丙岩是王素莲的儿子,在陕西宝鸡某部服役。今年4月,他请假回来结婚。对于儿子的结婚大事,王素莲十分上心,想把婚礼办得风风光光的。“当面对村里红白理事会的规定时,我想自己不能坏了规矩,就和儿子商量婚事简办。儿子说按村里的规定办就行。”王素莲说,“婚礼花钱不多,还办得热热闹闹的。很多街坊来参加。”新峡村村民办白事,支村两委派代表前往慰问,并予以200元的补助。“我们想通过奖补让群众享受到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红利。”新峡村党支部书记王小平说,“为了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我们村以奖补勤,以奖补俭,以奖补困,针对红白事,又推出‘套餐’制。例如在白事上,花费低于3000元的将获得500元奖补;花费低于5000元的将获得300元奖补;花费超过5000元的不享受奖补政策;花费达到8000元的,需出钱租用村里的炊事用具。”记者了解到,新峡村支村两委及监委成员自己出资1万元购买了一套炊事用具。村里人办事的时候可以提出申请免费使用,节约了一大笔开支。新峡村红白理事会成立于2016年,由村委会主任武战夫任会长。“不仅婚事,我们也将孩子满月宴、老人寿辰宴等纳入管理范围。我们村最大的特点就是办事送礼不回礼。这里的回礼指的是主家不需要向送礼的回方便面、烟等物品,也不摆回礼宴席。这样才是真正在帮主家办事。”新峡村红白理事会成员李松说。记者了解到,之前,新峡村一家办事,全村人都可以去吃饭。“有的随了50元礼,全家有四五个人去吃饭。这样不仅让主家作难,也是一种浪费。”李松说。记者注意到,设计精美的《济源市文明节俭办理婚事标准(试行)》《济源市文明节俭办理丧事标准(试行)》及《轵城镇新峡村红白理事会章程》等宣传展板被设置在新峡村南北大街的墙上。“这些展板的内容对彩礼、迎亲、婚礼、婚宴、礼金等有明确规定,让人一目了然。”新峡村村民卢红战说。今年65岁的卢红战见证了村里的变化。“从山上到平原,搬迁近20年来,村里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村里经济发展了,百姓手里也有了钱。手里有了钱,人心就变得浮躁。这几年,村里精神文明建设搞得有声有色,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党员干部带头示范,转变观念,移风易俗,使村里的风气越来越正,群众感觉越来越幸福了。”卢红战说。“前不久,我父亲去世三周年。本来,我们兄弟几个商量着要为父亲再尽一次心,特向村红白理事会申请高标准办事。通过村红白理事会耐心引导,最终我们没有大操大办。”新峡村村民王随州说。除了新峡村,轵城镇其他68个行政村也建立了红白理事会,并按照村民自治程序制定了符合村情实际的节俭办理红白事规章制度,减轻了群众负担,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树立了新时代文明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