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抓重点促创建 建机制保安全

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居民餐桌安全,我市启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工作。为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工作,我们特邀市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对创建重点进行了解读。

一、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市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清晰,目标明确。镇、街道具体承担创建工作,村配备协管员,生产企业配备内部质量检查员。

二、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市级农(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完成定量监测600个、定性抽检6000个,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完成定性检测5000个,生产企业开展自律性速测。

三、加强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管理。全面落实农产品生产者主体责任,收储运企业和批发市场必须建立进货查验、抽查检测、质量追溯、召回制度和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

四、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大力规范农药、兽药、肥料、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管理,强化生产准入。全面推行农业投入品经营主体备案许可,强化经营准入管理。严格农业投入品经营诚信档案和购销台账建设,完善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制度,推广农资连锁经营和直销配送,严把农业投入品质量关;完善农业投入品监督管理及监测抽查制度,落实兽药休药期和农药安全间隔期制度,构建农业投入品监管信息平台,将农业投入品纳入可追溯的信息化监管范围,严格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

五、强化畜禽屠宰监管。认真落实畜禽屠宰环节质量安全监管职责,严格生猪定点屠宰管理,督促落实进场检查登记、肉品检验、“瘦肉精”自检等制度。强化巡查抽检和检疫监管,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屠宰病死动物、注水及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等违法违规行为。屠宰企业要严格落实病死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制度,按标准配备无害化处理设施。

六、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治理整顿。大力开展农药及农药使用、“瘦肉精”、兽用抗菌药、农资打假、蔬菜农残超标、生猪屠宰等专项整治行动。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时段,强化执法监管,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和隐患。

七、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违法违规行为查处率达到100%。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及时移送公安机关,案件移送率达到100%。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妥善处置突发应急事件,降低负面影响。

八、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坚持绿色生产理念,大力推广质量控制技术,积极推行统防统治、绿色防控、配方施肥、健康养殖和高效低毒农兽药使用。积极制修订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实行标准化生产,入户率达到100%。“三品一标”获证产品占全市食用农产品生产总量或面积的比重达到40%以上。

九、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建立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加强畜禽产地检疫,强化验证抽检,做好与市场准入的有效衔接。“三品一标”企业逐步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机制,示范引领分级包装和规范标志标识工作。

十、加强诚信建设,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建立企业信用档案,积极推行涉农生产经营企业信用分类管理,建立涉农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和“红黑榜”制度。“三品一标”企业设立质量内检员,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责任制,强化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专业培训,营造诚信守法良好环境。

尚光贞

2018-11-20 1 1 济源日报 c_15860.html 1 抓重点促创建 建机制保安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