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天外还有天,人外有高人。只有走出去,才能进一步开阔眼界、启迪思路,才能进一步认清差距、明确努力的方向。
今年10月中旬,市委书记张战伟、市长石迎军率领我市党政考察团赴许昌、徐州两市参观考察学习,为我市加快转型发展拓宽思路、提供借鉴。此行让我市党政考察团成员开阔了眼界、启迪了思路、看到了差距、找到了方向。考察归来,大家纷纷表示:“感触非常多,震动非常大。”
心动更要行动。只有把感性的体会转变成理性的思路,把现实的差距量化为加压奋进的目标,把火热的决心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才能使考察学习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全市上下要以此次考察学习的许昌、徐州为目标,进一步对标先进、拉高标杆,坚定信心、真抓实干,把所见所学变成实打实的工作举措,变成推动济源发展的强大动力,走出一条具有济源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要充分认识考察学习活动的重大意义,解决好“为什么学”的问题。在全市开展省内学许昌、省外学徐州活动,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时提出的“打好四张牌”要求的需要,是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的需要,更是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的需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济源以愚公移山精神为动力,锲而不舍,坚韧不拔,开拓创新,苦干实干,一步步实现了由县到县级市再到省辖市的跨越,各项经济指标及城乡一体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城市创建等工作持续走在全省前列。
今天,济源站在了新的历史高度、新的历史起点,具备了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与此同时,济源发展也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和制约。在这发展关键时期组织此次考察学习,就是要引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学先进、找差距,在思想观念、眼界心胸、发展能力、工作力度等方面不断超越自我,砥砺前行,赶超发展。全市上下要以许昌、徐州为参照,坚定信心、提振士气,紧盯目标、奋力追赶,推动济源新一轮大发展,实现大跨越。
要认真总结许昌、徐州的先进经验,解决好“学什么”的问题。任何地方的发展都离不开思想解放这个“总开关”。许昌、徐州能够有今天的发展,关键是在新时代能够以思想大解放促进观念大更新,以站位大提高展现时代大担当,以转型大突破实现发展大跨越。我们要对标两市在推动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生态转型等方面的新理念、新举措,认真查找我们在思想观念、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生态建设、动能转换、作风建设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切实取得真经、悟到真谛,以实际行动推动济源高质量发展。
要充分运用好考察学习成果,解决好“怎么学”的问题。“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五年看不见”是许昌、徐州的共同特点,充分说明两地发展速度之快、变化之大。过去二三十年间,济源充分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体制机制优势,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创造了“济源速度”“济源现象”,让全省上下刮目相看。如今,全省各地都在激流勇进、奋力赶超,我们当然也不能“吃老本、露老脸、念老经”。要提前谋划,瞄准转型发展的方向目标,集中精神干大事、干实事。要坚持逢先必争、有冠必夺,不干则已,干就干出个名堂,以更大的气魄、更宽的视野,进一步提升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实现登高望远、后发赶超。
学先进、找差距、加压力、促发展。全市上下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决策上来,把考察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把握大好机遇,珍惜绝好平台,为加快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又富又美济源奉献才智、施展才华、尽显才能,助推济源赶超发展,再度创造济源的发展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