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乐园

点亮孩子心中的文化之光

闲暇之余,很多家长喜欢带孩子到博物馆参观,让孩子近距离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然而,有的游览走马观花,停留在“到此一游”的猎奇;有的游学变“定向越野”,只为抄抄写写、完成任务……可见,如果文娱菜单“好看不好吃”、视听方式“有料不有趣”,再亲密的接触,也无法点亮孩子心中的文化之光。

有人评价,不能让孩子成为知识的容器,应该让文化成为孩子骨子里的一部分。其实,何止是博物馆,学校、家庭等地方都可以成为孩子的文化课堂。爷爷的收音机,妈妈的睡前故事,小伙伴的童话书……对很多人来说,儿时的文化启蒙往往可以相伴一生。只不过,曾经的纸墨书香如今已成屏幕闪烁,以前的童真童趣还不曾夹杂网游沉迷等新的焦虑。今天的孩子面对更广阔的世界和数字天地,拥有更丰富的视听方式和娱乐手段。他们对文化的渴求从未减弱。

不过,想让孩子真切感受文化脉动,不能单靠制造压力、灌输知识,而应该创造快乐、新奇的情景,真正唤起孩子内心的兴趣。我们看到,生活中,一些博物馆开启“暑假模式”,推出青少年教育互动展。荧屏中出现了亲子国学传承节目,为厚重的优秀传统文化找到了“童趣式表达”方法。学校里,非遗、书法、民俗等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堂。不管是国学、历史还是其他优秀传统文化,对孩子来说,除简单的背诵外,更需要直观的理解与感受。这样才能真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用兴趣为文化传承加码,让童心感受浓厚文化底蕴。点亮孩子心中的文化之光,让他们的童年充满诗意。

本报综合整理

2018-11-13 1 1 济源日报 c_15584.html 1 点亮孩子心中的文化之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