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今日要闻

“内学许昌 外学徐州 走好济源特色高质量发展之路”系列报道之五

绿“荫”水“润”城生辉

徐州绿景(资料图片)

20世纪70年代末的徐州,资源型、高耗能的企业林立,在维持城市经济命脉的同时,也留下“一城煤灰半城土”的生态之痛。

伴随着改革开放,徐州走上创新发展的道路,加快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生态转型,成功实现了“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华丽转身。

20世纪80年代初的许昌,被列为全国40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在这个干渴的北方内陆城市,水曾经是最大的短板。

而随着5年前开始的环城河道、城市湖泊、滨水林海工程建设,许昌形成“五湖四海畔三川、两环一水润莲城”的水系新格局。

曾经劣势成为优势,曾经的短板变身长项。以绿“荫”城,以水“润”城,赋城市以灵动,聚生态之优势。徐州摘取今年的联合国人居环境奖;许昌成为全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

愚公故里济源,绿色发展指数全省第一,坐拥黄河小浪底、河口村水库等优质水资源,如何在绿色大地上绘就更美的新时代画卷,如何在济水之源写好灵动的水“润”文章,如何更好地把济源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严重缺水城市的惊艳转身

一座城市,可以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因水而灵动,因水而活力澎湃。

深秋时节,许昌城市中轴线上的中央公园里,色彩斑斓的花草树木、亭台相映的亲水空间、相互连通的河湖水系,串起气势磅礴、水韵灵动的城市“玉带”,让身居闹市的许昌百姓在中心城区亦可享“林泉之欢”。

一座曾经严重缺水的城市,如何能够建成如此富有诗情画意的“绿色会客厅”?转机是在5年前,当时的许昌紧紧抓住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将建成通水的机遇,先后投资81亿元实施56项水系建设示范工程。

投资金额巨大,但并不是大挖大建,而是建设“盆景工程”。许昌通过对市区河湖水系实施生态治理修复,建成了110公里的环城河道、5个城市湖泊、4片滨水林海,变成了一座“每天在水声中醒来的城市”。

人到徐州,环城72座山峦、9条河流、7个湖泊,不少人会产生“错把徐州当杭州”的感慨。进入“十三五”时期,徐州深入践行绿色发展新理念,开展城市绿化提升,实施五山公园、泉润公园等园林工程,打造云龙湖、潘安湖、吕梁山等生态片区,加快融入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持续提升徐州山清水秀、生态宜居的魅力。

济源,这座因水而命名的城市,这座可以“被鸟儿叫醒”的城市,如何更好地实现以绿“荫”城、以水“润”城?

市委书记张战伟在赴许昌、徐州考察归来的座谈会上强调,要以打造秀灵、美丽、宜居、幸福济源为目标,做好以水“润”城、以绿“荫”城等文章,推动城市提质增效。

连日来,市长石迎军先后调研中心城区空闲土地生态修复、城郊造林绿化、小浪底北岸(济源)灌区工程建设等工作,要求把造林绿化作为今冬明春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做好“以绿荫城”文章;要求把小浪底北岸(济源)灌区工程建设成样板工程、精品工程,早日实现“引黄入济”。

打造“看得见太行王屋青山秀水,听得见济水之源泉水叮咚”的美丽家园,愚公故里以水“润”城、以绿“荫”城的步伐全面提速。

资源枯竭地区的生态蝶变

一个资源枯竭地区如何实现生态修复,如何加快转型发展?

在徐州东珠山宕口公园,每到节假日就会有众多游客前来游玩。走在沉水廊道上,隔着透明玻璃,人们可以欣赏到水草摇曳、鱼儿畅游,享受全新的视觉感受。这里还有日潭、月潭、珠山瀑布、山间云梯、“天池”双湖等景观。

过去,这里是徐州的煤矿塌陷区,生态遭到破坏,空气污染严重,荒草丛生,碎石密布,一片荒凉。近些年,徐州通过实施显山露水、退渔还湖、湿地修复、宕口治理等系列工程,累计整治采煤塌陷地、工矿废弃土地18万亩,并对市区900多处采石宕口和废弃的矿山实施生态再造。如今,东珠山宕口公园与金龙湖交相辉映,成为徐州高铁商圈亮丽的“城市客厅”。

许昌城区实现“五湖四海畔三川”,走的也是生态修复的路子。据介绍,这“五湖”包括北海公园、芙蓉湖、鹿鸣湖、东区湿地公园和灞陵湖,多是在原来的废弃地和砖瓦地上,挖出300亩左右的城市湖泊;“三川”所指的清泥河、清潩河、饮马河,也主要是清淤疏浚。

从许昌、徐州考察归来,市委书记张战伟就加快城市生态转型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推进矿山治理、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等工作,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生态绿色济源。

10月25日,市人大常委会视察沿太行山生态修复议案办理情况,提出要处理好生态保护与资源合理利用、生态恢复与全域旅游开发、总体规划与专业规划之间的关系,加快推进沿太行山治理工作。

在推进太行山沿线生态修复治理的同时,今年我市将在中心城区完成55处空闲土地生态修复,修复面积5000余亩。济源,正全面加速城市生态修复,全面提升城市建设品质。

提升发展品质的绿色动力

在荒凉的废墟上建公园,在城市中心地带大面积规划建设绿地、水系,许昌和徐州从更深层次提升城市品质和内涵。

开窗见绿、推门进园、出游有水。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已成为许昌的优势和财富。许昌中央公园建设前,周围的土地价格低也卖不出去;而公园建好后价格涨了几倍还一地难求。仅中央公园所在的城市中轴区,就吸引阿里巴巴、浪潮等科技公司频频伸出“橄榄枝”,数据处理中心、呼叫平台等电子商务项目纷纷落户。

而徐州则提出坚决不要带污染的GDP,闯出一条绿色生态发展新路子。徐州通过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快推进山体修复和塌陷地治理,坚持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其绿化按照园林、景观来建设。今年9月12日,2018年度联合国人居环境奖荣归徐州;同日,徐州在京招商成功,斩获千亿元大单,徐州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

过去一座城市招商引资,比的是硬件设施,比的是低地价,甚至是零税收,而许昌和徐州筑巢引凤靠的则是优良的生态、宜居环境。绿水青山在这里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济源在绿色发展、生态宜居方面已经形成了自身特色,而对于如何把这些特色更好地转化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市委书记张战伟在接受中国环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为载体,动员全社会一起建设绿色家园,让绿色真正成为济源的底色。

绿色生态,是济源递给世界的亮丽名片。73万愚公儿女咬定目标、苦干实干、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定能把愚公故里的绿色名片擦得更亮,让独具特色的生态优势转化为践行新发展理念、提升城市发展品质的绿色动力。

2018-11-12 本报记者 苗慧玲 郑海波 “内学许昌 外学徐州 走好济源特色高质量发展之路”系列报道之五 1 1 济源日报 c_15531.html 1 绿“荫”水“润”城生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