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品鉴

方寸之间见证历史

陈慧娟收集的部分邮票

“邮票,方寸之间呈现大千世界。不同时代的邮票有着不同的风格。邮票记录着节日、大事件、先进人物等,很有纪念意义。”集邮爱好者陈慧娟对记者说。

11月7日,记者翻开陈慧娟的一本本集邮册,如同翻开了百科全书。从普通邮票到特种邮票,从单枚邮票到套票,从十二生肖邮票到历史人物邮票,都被她精心保存着。

陈慧娟告诉记者,由于受母亲影响,她很小的时候就对邮票很感兴趣。“我母亲是集邮爱好者。她极其爱护自己收集的邮票,从不随意摆放。有时她会将自己收集的邮票拿给我看,给我讲其中的故事。”陈慧娟说。

“看到我也喜欢邮票,母亲就拿出几张邮票送给我。”陈慧娟说,如今,她还保存着许多母亲留给她的邮票。

在陈慧娟看来,每张邮票就像一幅幅有趣的画,蕴含着一个个故事。这让陈慧娟对邮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4年,还在上小学四年级的陈慧娟,开始了她的集邮生涯。

陈慧娟的集邮之路是从收集销票开始的。陈慧娟说,那个时候物资普遍匮乏,人们手中的邮票大都盖了邮戳。这些邮票俗称销票。

“那时候我没啥零花钱,所以没钱去买邮票。”陈慧娟说,那时她每天最关注的事就是去传达室看看有没有新到的信件。她甚至经常找街坊邻居,问他们有没有信件,并请求有信件的人把信封给她。

“拿到信封后,我无法把邮票完整地撕下来,就把贴着邮票的部分剪下来,将其放在清水里泡一泡。这样,邮票和信封就很容易分离了。然后,我将邮票贴在玻璃上,等快晾干时再将其揭下来,并夹在书本里。”陈慧娟说,小时候她就是这样收集邮票的。

“最初,我收集邮票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觉得邮票好看。但是随着对邮票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对邮票背后的故事十分感兴趣。”陈慧娟说,学生时代的她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求,尤其对历史文化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那时候家里没有电视,也没有报纸,我只能通过集邮的方式汲取知识。”陈慧娟说。

陈慧娟说,邮票形式生动、活泼,集知识性、欣赏性、趣味性于一身,在方寸之间集聚社会、人文、自然知识。

“集邮可以陶冶情操、学习知识、提高品位,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陈慧娟说,多年来,她习惯去看集邮杂志,去研究邮票背后的故事。工作之余,陈慧娟总爱翻看自己的集邮册,细细欣赏,经常因此忘记时间。

“参加工作后,我就能买到更多的邮票,也能更加系统地收集邮票了。”陈慧娟说,作为一名济源人,她对与家乡文化有关的邮票情有独钟。她收藏了2004年的《愚公移山》邮票精装纪念册,2008年的《愚公故里 山水济源》邮票册,以及2010年的《成语典故 愚公移山》特种邮票。陈慧娟说:“从这些邮票中,我们能够看到济源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我为家乡的发展感到自豪。”

2018-11-09 文/图 本报记者 杜婷婷 1 1 济源日报 c_15484.html 1 方寸之间见证历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