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在线实时联网审计建设工作”相关知识问答之二

11月8日,本报刊发了《“在线实时联网审计建设工作”相关知识问答之一》,大家对在线实时联网审计建设工作的意义、建设范围和内容、可以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今日,本报刊登《“在线实时联网审计建设工作”相关知识问答之二》,对我市如何贯彻落实此项工作,联网审计建设阶段的目标、任务和方式方法进行解读。

问:我市在线实时联网审计的建设目标是什么?

答:按照审计署“金审工程”三期项目“统一规划、两级部署、以用为本”的要求,以及我省“省厅主导,上下联动,一体规划,统一编程,整合资源,全省共享”的建设思路,我市制定了在线实时联网审计工作方案和建设方案,建设目标是实现对党委所属和管理的部门、政府各部门、市属学校、重点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和医疗机构等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的在线实时联网,建成覆盖全市的联网审计监督体系,完成与审计署“金审工程”一期、二期项目的无缝对接。

问:我市在线实时联网审计的方式是什么?

答:通过在线实时联网访问的方式,获取各单位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开展实时审计监督。各级预算单位的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依托政府电子政务网和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与审计机关在线实时联网。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和医疗机构等单位依托现有网络资源和建立必要的专线实现与审计机关在线实时联网。

问:我市在线实时联网审计建设阶段的任务是什么?

答:我市在线实时联网审计建设阶段的任务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摸清各单位网络和数据现状,为联网获取数据奠定基础。一是和电子政务主管部门结合,摸清电子政务网、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现状,明确网络平台联通的单位情况和数据资源情况;二是摸清各单位的财务、业务数据情况,详细了解各单位财务软件的版本、数据格式、业务系统的数据库类型、数据量等,研究建立审计数据标准表;三是摸清各单位的网络情况,详细了解各单位和电子政务网、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联通情况,选择合适的网络实现和审计机关的互联。

第二个阶段,对各联网单位的网络进行联通测试,部署和安装现场数据采集报送软件。结合各联网单位自身网络和现有设备情况,通过必要的网络安全、存储、接入等软硬件设备,安装数据采报软件,自动抽取财务和业务数据,运用电子政务外网报送至市行政服务中心的采集前置机上,待数据汇聚后统一报送至省审计厅交换平台,做到应联必联,实现实时联网,推动审计监督全覆盖。

问:我市在线实时联网审计实施阶段的任务是什么?

答:在线实时联网审计实施阶段,审计机关运用在线实时联网审计系统,充分利用大数据审计技术,对相关单位的财务和业务等活动进行动态监督和综合分析,运用“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查、系统研究”的审计方式,提高感知、预测和防范能力,对于发现的问题,通过电话、询问函、纠正函等方式告知相关单位,督促相关单位落实情况。同时,审计机关根据工作需要,派出审计组进行现场核查。

问:联网单位的责任是什么?

答:在在线实时联网审计建设过程中,联网单位应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明确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财务部门、计算机部门要有专人负责联网审计工作,保障接入端设备和网络正常运行;应按照联网审计工作确定的联网数据采集内容、范围和周期,实时向“省政务云”传输联网审计所需数据,并提供必要的信息系统文档资料。

问:如何保障在线实时联网审计数据安全?

答:在数据管理和安全方面,省审计厅建立健全数据安全防护机制,在“省政务云”建设数据存储、管理和处理系统,统一建设符合三级等保的安全系统,并逐步建立四级等保系统。我市及各市(县)采集的各类数据通过电子政务外网直接上传至“省政务云”审计专区,通过网络接入全省数据分析平台使用,由省审计厅分类设置人员账号和数据访问权限,经授权后分级使用,保障数据使用全过程留痕、数据安全问题可追溯。各联网单位要加强对实时联网数据传输、存储等方面的检查和监测,做到专机专用,及时查杀病毒。各联网单位相关应用系统和数据严禁接入互联网,网络安全应符合电子政务外网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确保网络及数据安全。

王志远 李雁河 朱培琳

2018-11-09 1 1 济源日报 c_15464.html 1 “在线实时联网审计建设工作”相关知识问答之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