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门手艺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失传。作为白棉纸制作技艺的传承人,我会努力将这门古老的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的独特魅力。 ——卫中茂
“凡抄纸帘,用刮磨绝细竹丝编成。展卷张开时,下有纵横架框。两手持帘入水,荡起竹麻入于帘内。厚薄由人手法,轻荡则薄,重荡则厚……然后覆帘,落纸于板上,叠积千万张。”这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所描写的抄纸场景。11月5日,记者在克井镇圪了滩村有幸看到了这一场景:一位老人站在纸浆池旁,正用细长的竹帘从池中轻轻地抄纸。
他是卫中茂,今年65岁,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棉纸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从幼时起,他便接触白棉纸制作技艺,并保存其制作手法,后来更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这一传统古法造纸工艺的抢救和恢复上,使济源这一古老的造纸技艺得以延续。
传统技艺 几近失传
白棉纸,又名檀皮纸,主要产自克井镇的圪了滩、东滩、渠首一带,原料主要是青檀皮。因具有耐老化、不变色、少虫蛀、寿命长等特点,白棉纸曾被市档案馆用来记载各类文书文件。它是保存高级档案和史料的传统用纸之一。
在静谧的大山深处,沁河下游十里蜿蜒,清澈微澜,圪了滩村就点落在山环水抱的自然之间。
白棉纸在圪了滩村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孩子从小就在父辈们的口传心授下开始学习制作白棉纸,卫中茂也不例外。在卫中茂的记忆中,父亲经常负责抄纸,母亲则负责晒纸。
卫中茂兄弟三个。爷爷担心技艺失传,因此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向他们口述制作白棉纸的方法。最后,只有卫中茂记住了。
“圪了滩村祖祖辈辈以造纸为业。记得那时我还在上小学,放学了还要去生产队劳动,就是帮忙做一些造纸的杂活。当时,村里95%以上的人都在造纸,生产场面十分壮观。”卫中茂回忆说。村民们挑着手工做出来的白棉纸跑到山西,沿街叫卖,不辞辛劳。
后来,造纸户被并入农业合作社,每个村都建有不同规模的造纸作坊,所有成年人都参与到手工造纸中来。手工造纸业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白棉纸工艺独特、质量上乘,享誉周边地区。
随着工业的发展,机器逐渐取代手工,造纸也逐渐机器化生产。机器造纸产量大、成本低,给传统手工造纸作坊带来了巨大冲击。如今,沁河一带的传统手工造纸作坊已经消失殆尽,精通这门技艺的人也越来越少……
七十二遍 才成纸片
2011年,济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白棉纸制作技艺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三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此之前,卫中茂始终坚持收集整理白棉纸制作技艺的文字资料。数年间,卫中茂不停地走访老艺人、保存白棉纸制作工具。经过多年的准备,卫中茂决定复原村里的白棉纸古法造纸技术。但事情的进展远不如他想象的顺利。建造纸作坊成为摆在卫中茂眼前的第一个问题。
造纸作坊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2017年,为了考察选址,卫中茂先后5次长途跋涉,也没有选出满意的位置。后来,他来到渠首,发现这里紧靠沁河,交通方便,便决定在这里建造。为了节省成本,他和工人一起劳动,吃住也都在这里。“冬天,屋外刮着寒风,我住的石头房透风,夜里睡觉都得盖好几层厚棉被。”最终,卫中茂在这里建成3个造纸作坊。
恢复白棉纸制作工艺的确不容易。从砍檀树到成纸,需要数月时间。其中,25道大工序,72道小工序,一道都不能马虎。因此,当地有“七十二遍,才成纸片”的说法。
在卫中茂建造的造纸作坊里,我们看到了卫中茂制作出来的白棉纸。这些纸微微泛黄,稍微用力扯也不会破,闻起来透着淡淡的树皮香。
“以前,济源人造出来的白棉纸主要用于书写文书、画画、糊窗等,还可用作草纸、祭祀纸等。”卫中茂说。
卫中茂沿承下来的制作白棉纸的工艺全部由手工完成。这种古老造纸工艺使用的工具简单,但工序复杂,原料选材考究。沁河岸边盛产的檀树枝是制造白棉纸最好的原料。
卫中茂告诉记者,砍檀树条一般选在冬天。因为冬天砍不仅不会伤树,还能使檀树在来年春天长得更加旺盛。其他季节砍,则会伤树。冬季山路难行,有一次因为刹车失灵,卫中茂险些出事。可他还是坚持冒这个险。
白棉纸制作工艺极为复杂,包括蒸檀、放檀入坑、倒水蒸檀、出檀泡条、剥皮、晒干湿皮、浸湿干皮、烧制青石灰、糙皮、堆放腌制、冲洗、馏穰、清洗、拌草木灰、蒸小灰穰、砸皮成饼、捣饼成浆、纸浆入槽、抄纸、压纸、晒纸、揭纸、成纸打捆等工序。
其中,蒸檀是造纸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温度过低,煮不到位;温度过高,则会破坏纤维。整个过程需要一天一夜不间断地烧制,要有人时刻紧盯,随时增减柴火。
捣浆需要将皮中的果胶和杂质分离出来。纤维经过千万遍的捶打,呈现出如绸缎般的丝光质感。捶打后的纤维失去了果胶的黏合,将其倒入清水快速搅拌,直到混合均匀。
卫中茂说:“最难的当属抄纸工艺。”用竹帘抄起浮游的纤维,使它们交织成纸张的雏形,这个过程叫抄纸。抄纸人需要在一推一拽之间,保持快速与均匀。这直接影响纸张的厚度是否均匀,也最考验造纸人的技艺。
将抄出的纸叠放在一起进行压制,然后一张一张揭开,贴在室内的火墙上烘干。至此,成品纸才算完成。
这样不添加任何化学元素造出来的纸张着色好、层次感好,写字不发霉、不洇墨,有“纸寿千年”的美誉。
抢救保护 还原手艺
从2017年9月到今年8月,经过无数纷繁复杂的筹备,卫中茂成功制作出第一批白棉纸,有100多张。“做出第一批白棉纸,我心里的石头才算是落了地。”卫中茂说。
卫中茂制作白棉纸用的工具,大部分是家里世代传下来的。多年来,虽然经历了3次搬家,但卫中茂从没想过要将这些工具扔掉。2013年,圪了滩村搬迁至克井镇寨河苑社区。搬家的时候,由于工具太重,卫中茂担心路上磕碰,便找人用车一个一个运过去。
卫中茂说:“村里很多人放弃了这门手艺,甚至连造纸工具都损坏了。”如今,一些工具在市面上已经无迹可寻,需要重新制作。这些工具相当讲究,制作起来很困难,卫中茂费尽千辛万苦才集齐了一套完整的工具。
砸皮成饼是手工造纸中的一道重要工序,需要两个人配合,一人站着蹬脚碓,一人坐着在打击锤下来回转动、折叠檀树皮,将皮料里里外外砸匀。
由于缺乏经验,在这一工序上,卫中茂费了很多功夫。“砸饼难度大,能否成功与穰的生熟程度有很大关系。如果没有长期经验很难把握好,我们只能一遍一遍试验。”卫中茂说,反复试了一个月才成功。其间,卫中茂经常一试就是一整天,累得腰酸背痛,睡不着觉。但卫中茂说,再苦再累他也不怕,最怕的是不能成功制作出白棉纸。
造纸的艰辛不止于此。但制作白棉纸给卫中茂带来的成就感,让他觉得这些艰辛不足挂齿。“这门手艺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失传。作为白棉纸制作技艺的传承人,我会努力将这门古老的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的独特魅力。”卫中茂说。
所幸,卫中茂的儿子卫潘玉,从小受父亲影响,对造纸技艺耳濡目染,造纸的工序和操作方法他都有所了解。卫潘玉说,他愿意将这门手艺继续传下去。
随着白棉纸的制作成功,卫中茂对白棉纸制作技艺的传承又有了新的规划。“白棉纸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我们不能把老祖宗的手艺给丢掉。”卫中茂说,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传承这门古老的手艺。
目前,卫中茂计划在渠首建个展览室。他想借着乡村旅游,向游人展示这门古老的手艺,展示济源传统文化的名片,让更多人了解白棉纸的制作技艺,为传承弘扬济源传统文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