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今日要闻

一片丹心照玉川

——追记济源人民的好公仆李传清

为官几十年,他与群众打成一片,基本上走遍了济源大大小小几百个村;他身先士卒,带领干部群众治理蟒河、修建引沁济蟒渠,赢得了一片赞誉;他心系山区群众,在高山水利化工程建设中,解决了77个行政村的人畜用水问题。

他就是前不久逝世的济源人民的好公仆、“济源当代愚公”李传清同志。

享年95岁的李传清,曾先后任济源县副县长、济源县委副书记、济源县引沁济蟒指挥部副指挥长、封丘县委书记、济源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务。

金秋时节,记者采访了他的亲属、生前的同事及部分群众,深入挖掘这位当代老愚公的感人事迹。

心系百姓疾苦,

扑下身子深入基层开展调研

95年前,李传清出生于黄河岸边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抗日战争爆发后,年幼的他参加了杜八联抗日儿童团。1944年,由杜八联党的负责人策划,李传清以学校教员的身份为掩护,任留庄村抗日村长,为杜八联的最后全境解放作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李传清先后任济源县委政研室干事、县政府秘书,1954年起任副县长,分管农业、水利等工作。

今年78岁的李正荣曾在济源县政府当通讯员。他回忆说:“李副县长经常下基层,一年中有一多半时间在农村调研。可以说,济源当时大大小小几百个村,李副县长全都到过。”

据史料记载,1956年,济源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其中仅8月份就降雨314.2毫米。从7月下旬到8月上旬,近20天时间,李传清一直在各乡、村查看灾情,与干部群众一起抢险救灾,对房屋倒塌户进行安置、慰问,并商讨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低洼地排水问题。

对洪涝灾害的巡查刚结束,李传清又和时任县委书记赵世珉分组到王屋山区调研,共商山区生产发展大计。

李正荣就被分在李传清这一组。李正荣清晰地记得,一行人徒步从县城出发,到王屋后分成两路。他们这一路向南、再向西,经大峪、下冶,于中秋节当天到达邵原,与另一路会合,历时整整半个月。一路上,李传清与几名工作队员一样,身背行李,徒步而行,每天晚上拿出随身携带的行李,在农户家里席地而眠。他还随身带着工作笔记,白天在田间地头走访调查,夜里就着昏暗的煤油灯做笔记。

“三年恢复有新变,解决温饱仍甚艰。山区人民贫何在?荒山秃岭没水田。文化不高知识浅,羊肠小道运输难。知根方能路线定,生活美满在明天。”这首打油诗就是李传清在山区调研结束后创作的。

随着对农村的深入了解,李传清改变山区贫穷落后面貌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愈发强烈。“国家各项生产刚刚恢复,山区一些地方的群众连温饱问题都还没有解决。这次调研让我们找到了制约山区发展的瓶颈,那就是缺水、交通不便、文化普及率低。”随后,李传清执笔,向县委写了一份如何发展山区经济的调查报告。

率领干部群众,

兴修水利造福子孙泽被后人

济源历史上干旱缺水。穿境而过的蟒河,不仅没有缓解济源干旱缺水的状况,反而一到汛期就洪水泛滥,冲毁庄稼、房屋。

新中国成立后,县委、县政府领导经过深入调研,制定了全面治理蟒河的规划。时任副县长李传清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投身到热火朝天的蟒河治理之中。李传清认为:蟒河治理必须标本兼治,山上山下、上游下游同步进行,在治河的同时,做好水土保持、封山育林工作。

1954年建成的南姚小水库,是李传清经手修建的第一座水库,也是蟒河综合治理规划中修建的第一座水库。水库虽不大,作用却不小。此后不到两年时间,全县建成了数十座小水库。这些小水库,技术简单,投资少,见效快,还可用于发展养殖业。

他还创造性地总结出了封山育林的“三封三不封”原则,即牧区不封、非牧区封,封树、不封草,封近山、不封远山,对造林绿化、水土保持起到了重要作用。

济源人民齐心协力治理蟒河的经验引起了国务院的关注,被授予“驯服蟒河,万民受益”锦旗。(下转第二版)

2018-11-07 本报记者 冯淑娟 王会 ——追记济源人民的好公仆李传清 1 1 济源日报 c_15371.html 1 一片丹心照玉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