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品鉴

温酒炉:寒天微火热枯肠

文/图 烟丝

晚清铸铁温酒炉

几场东风过后,落叶飘零,肠肚思暖。怀着一块红碳的温酒炉到了登场的时候。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夜霜凉薄,桌上点一个小小的炉子,上面的壶口冒着酒香,就会引来新朋旧友。

老师有一个晚清铸铁温酒炉,高两寸有余,狮头双耳,形如古鼎,上铸饰着花卉纹的圆台,口沿处有三个乳状支钉,用以承接温酒壶。炉膛内可以放置炭火,炉身下腹饰莲花纹,镂空的十字纹窗孔用来通风。炉底伸着舌头的膛口可以通风出灰,下有三足。冷酒伤胃,热酒伤肺,喝多了伤肝,与四五亲友围坐,用这小小的温酒炉刚刚合适。

第一次喝温酒,是跟着荷荷在南阳一个著名的砂锅摊上。摊前两个加长的灶,一个炖各色荤素,一个热当地的黄酒。灶上的炉眼一个挨着一个,锅和壶走马灯似的被送到客人桌前。我们要了锅,拎了一壶酒。夜色渐凉,倒一碗酒,一口下去,温热直贯下腹,一会就晕乎乎如在云端了。以前看《红楼梦》,见薛宝钗劝宝玉不要喝冷酒,觉得矫情,去一趟南阳才开始感叹:薛宝钗果然最懂生活。从此,一到冷天,就开始想念温酒的味道。

中国人的血液里流淌着“温酒斩华雄”“煮酒论英雄”的豪气,而“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让人心生向往。温酒的历史可追溯到商周时期。存世著名的古代温酒器当首数上海博物馆馆藏的西汉四灵温酒炉。其炉长方,四面各有一镂空透雕的灵兽,分别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足为可爱的小人,上面放一耳杯。此炉放在案头,当自成一景。

樽也是汉唐时期流行的温酒器,可配勺取酒。而当代的收藏爱好者最喜欢的,多是宋代成套的天青色注子和温碗:壁直而深的莲花状温碗内添加热水,同色注子放置其中,在盘旋缠绕、如云如雾的热气中等酒升温,浅斟慢酌,想想都醉人。

明代的温酒器以瓷居多,清代出现了大量的锡、铜、铁等材质的温酒炉。过去炉杯、碗注都是成套的,现在单只的小炉在古玩市场随处可见,但原装整套的温酒具难得一见了。

以酒助兴宴更欢,古人喝酒的花样层出不穷。与温酒相对应的,是解暑饮。兴起于曹魏时代的“碧筒饮”最为后人称道:以荷叶为杯,用簪刺透叶柄,以柄为吸管,喝下去“酒味杂莲气,香冷胜于水”。一直到清光绪时期,皇家还在通过烧制粉彩荷花吸杯,向1000多年前的高士致敬。

寒来暑往,枯荷在塘,时间就这样匆匆流走了。“夤夜围炉温酒暖,诗书半卷远尘喧”,人生这么短,闲下来点个小炉,就酒饮诗,方得壶中真味。

2018-11-02 文/图 烟丝 1 1 济源日报 c_15265.html 1 温酒炉:寒天微火热枯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