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

太行山下的传奇

(上接第一版)

早在改制之初,是否上综采的抉择就在企业内引发一场大讨论。动辄价值数千万元的综采设备,对正在起步的公司而言,究竟有多大回报率?齐百红力排众议,坚持认为机械化是煤矿的根本出路,“煤越卖不出去,越要上综采”。

综采不但上,而且还要普及。济源煤业最终的决定在全省都没有先例。在15万吨产量的小煤矿上综采,在顶板软、煤层软、底板软的“三软”煤层上综采,在全国也绝无仅有。“任性”的济源煤业一次次吃下技改的第一个螃蟹。

让所有人惊讶的是,上了综采之后,原煤产量翻了三番。原来回采率不足三分之一的矿井,现在达到100%;原来需要留下大量煤柱,现在实现了资源最大利用。上了综采之后,矿井寿命提高了3倍,安全生产系数也全面提升,原来经常发生的小工伤日渐减少。

尝到技术创新甜头的济源煤业充分认识到技术创新带来的成果,先后对巷道采用U型钢支护,增大巷道断面,提高安全系数;对井下排水泵房等场所实行无人值守自动控制,所有入井人员采用人员定位系统进行轨迹定位。皮带运输自动化和控制智能化也积极实施。

科技的支撑,让济源煤业生产管理和安全管理达到了全国先进水平。

与科技创新对应的还有管理的创新。公司完善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制度,变过去承包制为目标责任制,对安全、质量、工程、成本进行了有效监管,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能;对财务、人事、供应、销售进行全面管控,进一步增强了服务效率。

全方位的改革,使公司运营成本全面降低,客户群不断扩大,公司经营利润大幅增长。

有一种文化催人团结奋进

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它凝聚力量、润物无声,在隐形中推动着企业发展。

在齐百红眼里,没有传统的产业,只有传统的人。他认为,济源煤业能发展到今天,依靠的就是济源煤业骨子里的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从建矿开始,65年来从未磨灭。他把这种精神总结为: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以心为本的诚信精神。

在济源煤业建矿65周年征文大赛上,职工翟杰动情地回顾了一家三代传承济煤薪火的动人故事。爷爷是济煤的拓荒者,扛着红旗打矿井,见证了济煤从无到有的艰苦创业历程。父亲、母亲因煤结缘,把青春奉献给了矿山。如今,自己也在济煤担当重任。“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翟杰写出的是济煤人视企如家的情怀。

文化的魅力在于传承,传承本身也是一种文化。

在建矿60周年庆祝大会上,退休老职工们带着红花被请上舞台,接受大家的礼赞。他们不会忘记职工婚礼或家里有事时企业领导的上门慰问,不会忘记和董事长一起出差时住的10元旅馆,不会忘记董事长亲手煮的挂面,不会忘记揣着2000元跑湖南、湖北两省看望客户时遇到的尴尬。

多年来,济源煤业一次次把业务骨干派到大学学习深造,提升理论、技术、管理水平。曾在煤炭专业院校培训的40余人,后来都当上了矿长、副矿长。今年2月,济煤大学正式成立,开启了济源市非公企业的先河,济源煤业的人才先行战略再次升华。

人尽其用,打造复合型人才。济源煤业培养的人,人人都是“多面手”。以前井下上百人的工作量,现在只需要十多人就能完成。被派到外地的矿工,会铆焊也会机械,懂高压电也懂低压电,皮带、水泵、吊车都会开,着实让人家高看得不得了。

重情义讲诚信。无论再困难,公司永远不降低煤炭质量;无论行情再好,从不随意涨价。多年与客户结下的好交情,让公司很少外出跑业务,客户也以诚相待,所有货款做到年底不欠。

公司重视文体活动,当年的文工团享誉全国,篮球队在全省多次夺冠。唢呐、戏曲、太极拳,从济源煤业走出的文艺、体育明流数不胜数。

以文化为引领,以党建为基石。无论本地还是外埠,企业建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全面实现组织、工作“两覆盖”,党政干部职务待遇方面做到同薪同酬,全面履行纪律监督、组织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法律监督职责,确保各项管理在正确轨道运行。今年公司党委又组织党员干部150余人分三批赴革命圣地延安,寻找初心,接受红色革命教育,不断开拓党建工作新思路、不断释放党建工作新动力。突出工会作用,让工会真正成为职工之家。

有一种未来寄托无限期许

济源煤业的成长之路,是持续的转型发展之路。

公司领导层始终认为,有限的煤资源并不能支撑企业的未来。发展中,济源煤业确定了以煤为主、多业并举的发展战略。通过兼并重组、多元发展,在新疆建设吐鲁番金马煤矿,在西藏、青海建设铅锌冶炼厂,在陕西合资建设济鑫煤矿,在坡头建设无纺布厂,与恒通化工合资兴建联创化工,在小浪底北岸新区建设房地产项目,在玉川产业集聚区建设鲁泰能源……多年的积累,济源煤业已发展成为拥有20多亿元总资产、多业争艳的集团航母。

进入新时代,济源煤业同时迎来机遇和挑战。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全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煤炭行业被列为限产能的重点对象。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全面展开,也让煤炭质量成为严控对象。

市委、市政府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为济源煤业打开了新的发展思路。公司下决心走一条清洁生产、绿色创新发展道路,在转型上真正迈出实质性步伐。

扩建新建选煤生产线,增大清洁煤生产比例。公司在济源本地、陕西旬邑、新疆吐鲁番的洁净煤工程正在推进中。

与此同时,济源煤业还传来一个好消息——公司主导煤炭产品因低灰、低硫、低氮、低氟、特低砷、低挥发分、低磷,高发热量、高灰熔融性,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和优越性,更加符合精煤市场要求,可以广泛应用于冶炼、电力、化工等行业。

“煤炭行业能走多远,关键要看技术链能拉多长。”齐百红认为,只要不断实施技术革命,煤炭产品就会持续更新换代,济源煤业的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宽阔。

在矿山迎来65华诞之际,10月23日河南济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一个集煤炭、化工、新材料、有色金属、房地产、金融投资等六大产业板块的集团化公司昂扬屹立在世人面前,揭开了济煤发展新的一页。我们有理由相信,英雄的济煤人、豪迈的济煤人一定能跨越“建百年企业、创百年辉煌”的百年目标,一定能实现“把公司建成最安全、最文明、最和谐、最让世人放心、最令人向往的企业”的伟大愿景!

2018-10-23 1 1 济源日报 c_14838.html 1 太行山下的传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