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文化

量词“服”“幅”“副”“付”辨析

先看例句:

春节临近了。这天,老江吃罢早饭,先到药店给老伴撮了三付中药,又顺便到城南文化市场买了一付年画、三付对联。

在例句中,中药的量词、年画的量词、对联的量词一律用“付”字代替了,明显使用不当。

那么,应当用哪些量词呢?

首先,我们先来查找一下修饰中药的量词吧。

在例句中,老江撮的中药应居于中药剂型中的汤药。那么,什么是汤药呢?在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第1272页,汤药:汤剂的统称。那么,什么又是汤剂呢?在该词中同一页上,汤剂:中药剂型的一种,把药物加上水,熬出汁液,去掉渣滓而成。接下来,我们再来看“汤剂”的中心词语“剂”的含义。在该词典第618页,剂:量词,用于若干味药配合起来的汤药:一剂药。也说服。关于服,在该词典第409页,服,量词,用于中药;剂:一服药。到此,我们终于弄明白了,修辞中药的量词在上述例句中用“服”才是正确的。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年画的量词吧。

年画,是“画儿”大家族中的一种。那么?名词“画儿”的释义是什么呢?在第七版《现代汉语词典》第563页,“画儿”:画成的艺术品:年画、壁画、油画、风景画、一幅画。到此,我们已经找到了年画的量词了。可为何“画儿”的量词要用“幅”呢?在2010年重排版《辞源》中,“幅”的释义:布帛的宽度。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幅”用于画的量词,在唐韩愈的桃源圃诗“流水盘廻山百转,生绡数幅垂中堂”中找到了出处。以另外一个角度讲,画的量词用“幅”,或许与我国布帛的发明比纸的发明要早不无关系吧。

第三,我们再来看看修饰对联的量词吧。

对联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也是世界上唯华夏文化所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什么是对联呢?在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第331页,对联: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既然是对偶的,无疑是成双成对的。在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第412页,“副”作为量词的其中一个释义:

用于成套的东西:一副对联、一副手套、一副象棋、全副武装。看来“副”才是修辞对联的量词。另外,我们再以字的本源来看,在《说文解字》中,“副”的本义为分剖;破开。人们在写对联前,先把纸裁开或对联写好后再以中间裁开,这就自然而然地想到“副”这个量词了。

行文至此,也许有人会问,例句中的“付”又用在哪里呢?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中,“付”的其中一个义项同“副”的第二个义项,用“付”来作为对联的量词不也可以吗?对此,窃以为,世界上万事万物均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以释义到组词功能,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而逐渐趋向规范化、固定化了,新闻从业人员要在文字改革的伟大实践中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2018-10-16 ■ 赵扬华 1 1 济源日报 c_14592.html 1 量词“服”“幅”“副”“付”辨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