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国内

在民生改善中增进人民福祉

(上接第一版)

提高就业质量 顺应群众期待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富民之道。在产城融合发展的新征程中,引导城乡居民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就业、创业尤为重要。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8年,我市要创新公共就业服务模式,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去产能企业分流职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4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以内;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000万元以上。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张大林表示,我市将从解决好“好找工作、找好工作、创业带动”入手,切实发挥好就业工作在民生改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的作用。2018年,我市将按照“就业惠民、创业富民、技能强民”总体思路,完善落实就业支持政策,统筹促进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等就业帮扶,加强多层次、多样化创业扶持体系建设,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000万元,抓好返乡下乡人员等重点群体创业,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加快推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向市镇村三级人社平台延伸,持续构建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大就业服务体系,努力提高我市就业质量和居民收入水平。

强化社会保障 促进发展共享

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社会“稳定器”。近年来,我市社会保障工作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推进,基本解决了广覆盖、保基本等难题,为我市民生持续改善、群众安居乐业提供了坚强保障。新的发展时期,我市提出了社会保障全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更高要求,力求让全体人民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根据工作部署,今年我市将深入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抓好数据联动共享和扩面持续参保,推动全民参保工作持续走在全省前列;围绕兜住民生保障底线,推进社保精准扶贫,提高困难群众医保报销比例,调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扩大门诊重症慢性病等医疗保障范围;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抓好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等重点任务,持续提升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水平;推动社保经办服务向镇村延伸下沉,规范社会保险服务清单和业务流程,持续构建覆盖城乡、协同经办、一体服务的大社保服务体系。

“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社会保障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市将重点在“老有所养、壮有所用、病有所医”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为我市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提供民生保障。

2018-03-30 1 1 济源日报 c_9480.html 1 在民生改善中增进人民福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