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剑
下班回家的路上,我经常遇到一对骑自行车的母女。母亲40多岁,一条马尾辫清清爽爽地扎在脑后;女儿背一个双肩书包,坐在后座上,像一只温顺的猫。母女行经的路段,地处老街,行人很多,路况也不好,所以母亲骑得很慢,很小心,仿佛驮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筐鸡蛋。女儿衣着朴素,但眼睛很亮,很清澈。车子经过广场的时候,她会专注地看两眼。一朵花开了或一片叶子落了,她的眼睛里都会写满兴奋。晴朗的天气里,女孩就侧着头看天上的云朵或飞翔的小鸟,看累了就靠在母亲的背上小憩。母亲的背是向阳的山坡,让女儿感受着初春天气里醉人的温暖。
不知多少次,我都沉浸在母女俩紧紧依偎的幸福里。我想,生活中的幸福有很多种,而这位母亲选择的应该是最朴实的一种。一天几趟,风雨无阻,她在用一辆半旧的自行车为女儿画一条爱的半径。自行车是她长长的翼,每天划出的都是感人的诗行。一次作文课上,为了启发学生留心触动心灵的细节,我还特意把这对骑车母女的故事讲给学生们听,学生们也很感动。如果这个事情到此为止,那么它将作为一个经典的范例保存在我的记忆中。然而,随后看到的一幕却打破了我内心已有的平衡。
那是一个雨天。在马路上,我又遇到了这对母女。奇怪的是女儿打着一把伞,而母亲却在雨里淋着。由于是逆风,母亲蹬车非常吃力,身子向前弓着,雨水已经打湿了她的衣襟。突然从文化路斜插过来一辆出租车,母亲措手不及,连忙从车上跳了下来,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踉跄了几步,总算没有摔倒。后座上的女孩似乎也受到了惊吓,但她只是挪了挪身子,依然坐在后座上,由母亲推着走过了几处水洼地段。看到这样的情景,我确实很生气,忽然有一种被戏弄的感觉。我想,这个曾经打动过我的女孩未免也太不懂事了吧!母亲在雨里淋着,你的伞就不会往前靠一靠?母亲都快摔倒了,你就不会下来扶一把?我狠狠地剜了女孩一眼;再看推车的母亲,她的脸上竟没有一丝一毫的忧怨。
三个月后的一个中午,我意外地在校园里见到了那个女孩。她依然是浅黄色的夹克,半旧的运动裤,粉白色的双肩包。在放学的人潮中,女孩的身影如同一片单薄而娇小的树叶,在随波流动。然而,令我惊讶的,不但是因为她是我们学校的学生,而且是因为她的走路姿势。与同龄的女孩相比,她的个子明显要低一些;尽管她在试图掩饰,但走起路来腿还是一颠一颠的。原来,她是一个残疾人!我心里一惊,几个月来对她的愤怒和困惑顷刻间化为乌有。
回家的时候,我默默地走在她们的身后,心情很复杂。我想,这该是一个怎样的家庭?为了给孩子治病,这位母亲或许跑了不少路,吃了不少苦,委屈与绝望,不甘与挣扎,最终只剩下她们娘俩儿相依为命。这其中的甘苦岂是一个浮浅的“爱”字能说得清的?我又想,眼前的这位母亲,或许是一位仍被痛苦纠缠的母亲。当她明白自己的孩子只能这样了,该有多内疚!其实,痛苦和爱一样,都是需要释放的。就像窖藏的酒,闷的时间长了,就会自己燃烧起来,烧毁一颗做母亲的心。对她而言,骑车就是一种幸福的释放。也许她每走一趟,她的痛苦就会减轻一分。为此,她愿意用十几年的跋涉来承担那些原本属于或不属于她的罪责。而对女孩来说,她用一种看似残忍看似无情的方式来成全母亲,又何尝不是一种最好的报答呢?
想通了这些,我轻轻抹去所有道德层面的谴责,心中留下的只有理解和尊重。感谢这对母女,让我明白了世俗生活的深邃和精彩。再与她们同行的时候,我除了送上内心的敬意外,还有深深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