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运动

骑行有技巧 避免运动损伤

随着气温的不断回升,不少喜欢骑行的市民也开始出门踏春了。市民郑女士是一名骑行新手。刚开始骑行的时候,她非常兴奋。但是骑行一段时间后,郑女士就觉得手腕、膝盖等部位有些酸痛。对此,记者采访了有着多年经验的骑行爱好者谢月英。谢月英告诉记者,许多新手因为不注意骑行的技巧很容易陷入误区。掌握骑行运动的动作要领,不仅可以获取好的健身效果,还可以有效避免因为操作不当而引发的运动损伤。

谢月英介绍,骑行和跑步、游泳一样,是一种能改善人们心肺功能的耐力性锻炼。由于骑行运动的特殊要求,手臂和躯干多为静力性的工作,两腿多为动力性的工作。在血液重新分配时,下肢的血液供给量较多,心率的变化也依据踏蹬动作的速度和地势的起伏而不同。长期进行骑行练习,能使人心肌更发达。同时,骑行有助于增加肺活量,增强肺功能。在骑行中,人体血液循环加速,大脑摄入更多的氧气,会让人觉得神清气爽,有利于人们保持身心健康。

骑行运动在锻炼四肢、强健肌肉等方面有显著效果。骑行不仅对下肢髋、膝、踝等部位关节有益,还能锻炼颈、背、臂、腹、腰、腹股沟、臀部等处的肌肉。

新手进行骑行锻炼时,首先要注意正确的骑车姿势。“错误的骑车方法不仅影响锻炼效果,而且很容易对身体造成损伤。新手要注意调整好自行车鞍座和把手的高度。调整鞍座的高度可以避免大腿根部内侧的擦伤。调整把手有助于保持一个良好的骑行姿势。”谢月英说,踩脚踏板时,脚的位置一定要恰当,用力要均匀。如果脚的位置不当,力量分布不均匀,很容易造成踝关节和膝关节的损伤。此外,还应经常更换手握把手的位置,保持一定的节奏,采取快骑与慢骑交替的方式。

运动量要适当。“许多新手贪图‘多量’和‘快速’, 在没有骑过长途的情况下,一下子骑了50公里。一味地追求速度、力量对身体的伤害很大,严重的会使膝盖出现积水。”谢月英说,“运动量、频率和强度是运动的三原则。建议初学者找到合适自己的频率后,再增加运动强度。新手的蹬踏频率以每分钟60至80次为宜。每次骑行前,要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

2018-03-06 见习记者 杜婷婷 1 1 济源日报 c_8612.html 1 骑行有技巧 避免运动损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