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午后的阳光,双手娴熟地抖动着空竹。抖转的红色空竹忽而抛向空中,忽而稳稳当当地落在抖绳上,一切都是那么随心惬意。一个午后,张作凡老人在城东公园内一如往常,完全沉醉在“人竹合一”的意境中。
笔直的身架,开朗的性格。看到眼前的张作凡,记者很难把他与72岁高龄的老人联系起来。“玩这个可以锻炼身体,能交很多朋友,生活很充实。”放下手中的空竹,张作凡露出了孩童般的笑容。
张作凡在他65岁那年与空竹结缘。张作凡告诉记者,他退休以后没事做,在街上瞎晃荡,看到南街附近的一处公园里有很多人在抖空竹。第一次接触到空竹这个“新鲜玩意儿”,张作凡充满了好奇,在一旁看得如痴如醉。“当时觉得这项运动特别有趣,就上前询问空竹的玩法,并借了别人的空竹抖了抖,可我怎么抖都抖不开。有人见状,便热心地告诉我技巧。按照技巧抖了几次后,空竹真的转起来了。当时我特别高兴,就下决心学习这项运动。”张作凡说。
“抖空竹看上去似乎是很简单的上肢运动,事实上,它是一项全身有氧运动,要靠四肢巧妙配合才能完成,要求反应快、时间准、动作敏捷。”张作凡说,刚开始学的时候,觉得空竹很难,但只要学会一个动作,就特别有成就感。张作凡每天都坚持练习空竹,现在已经学会了“仙人指路”“抬头望月”等动作。
自从接触空竹以后,张作凡整个人像着了魔一样。“每天除了吃饭睡觉,我都在抖空竹。”张作凡说,他的家人特别支持他抖空竹,积极给他买鞋、买衣服、买空竹等。退休后的张作凡一直赋闲在家,久而久之,疾病慢慢向他袭来。“前几年,我的精神状态特别差,晚上睡不好觉,有些神经衰弱,甚至一度抑郁。”张作凡告诉记者,他的老家在山东,来济源工作了几十年,除了工作伙伴之外,没有太多朋友。尤其是退休后,突然清闲下来,让他很不适应。他曾主动找过其他工作,可老板觉得他年龄太大而拒绝录用他。自从学了空竹以后,他抑郁的情况有了很大改善。
空竹不仅使张作凡的身体状况有了明显改善,还让他结交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有时候我们几个竹友在公园抖空竹抖累了,便坐下来聊聊家常,心情很是舒畅。”张作凡说,现在他的交际面很广,有很多朋友,并且也当起了师父,手下带了3个徒弟。
“抖空竹是一项具有民族特色的运动,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让我们永远焕发着青春的活力。”张作凡说,他会继续抖空竹,并将其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