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挺进柴达木 ◆张世宏 2025年11月04日 手机济源网

在基层工作久了,每当一个项目结束,等待调令的日子里,我就像开盲盒,不知道自己下一个项目会在哪里。也不纠结,也不多问,只要工作需要,不管到哪里,我都能欣然接受。这些年,跟着工程去了很多地方,我爱吐鲁番的炙热如火,我爱祁连的雪山巍峨,我爱乌兰察布的莽莽草原,也爱海南岛的大海辽阔。

接到公司人力资源部的电话,下一站:青海格尔木,一个向往已久却未曾涉足的神奇之地。万山之祖的昆仑脚下,被可可西里、罗布泊、阿尔金三大无人区环抱着的孤独而又年轻的城市,前方的路未知而神秘。坐在青藏铁路的绿皮火车上慢慢摇,看着窗外的崇山峻岭、沟壑纵横、无边戈壁,回想20多年前中铁四局前辈修筑青藏线的时候,是经历了多少的艰辛和苦难。“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如今,我来了。继续踏着前辈的足迹,在这片土地上谱写新的传奇。

我们的项目在柴达木盆地,从格尔木市往西北方向还要走140多公里。这里海拔3000多米,四季风沙,高寒缺氧,没水没电,没网没路。没有生命的迹象,没有人类文明的痕迹。置身其间,甚至分不清是地球还是火星。时间凝固的沧桑感和荒原不屈的野性之美在这里融合。柴达木诡谲的雅丹群极其壮美,峰峦叠嶂,苍茫、斑驳。瀚海无边,炙烤、萧瑟。风棱石、岩屑如刀刃般锋利,我们的鞋底和轮胎常被刺破。长河落日,星垂平野,悲壮而宏大的苍凉,一座座黑独山见证死亡与生存的敬畏。曾经的碧波万顷,如今寸草不生的绝对荒芜。夜晚,伸出双臂便可拥抱雅丹与星空。

沙漠里没有路,我们只能徒步去工地,十几公里的路程,一走就要一整天,除了足够的水和干粮,还要带上防身的棍棒,因为荒漠中时常有野狼、黑熊出没。荒野里没有地标和参照物,走过的脚印很快会被风沙淹没。我们还要沿途打下木桩插上彩旗,不然很容易迷失方向。

背着沉重的仪器设备,在沙漠里走一步退半步的艰辛,风沙来袭时睁不开眼睛,缺氧造成的呼吸困难,身体严重不适。每天回来,头发里、耳朵里、衣服里、鞋子里都能抖出半斤沙土。每个人都被强烈的紫外线改变了肤色,一起改变的,还有这片原始的土地。

很快,我们的机械、物资进场,打井取水、发电机发电,施工便道打通,项目营地、拌和站、钢筋加工厂拔地而起。我们搬出了低矮的帐篷,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活动板房宿舍,办公区、餐厅、澡堂、活动室,地暖、自来水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我们用坚韧不拔的意志在荒漠上打造自己的“高原之家”,又一次在青藏高原上续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