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人生“三修” 黄艳波 2025年09月18日 手机济源网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修“心”修“性”修“智慧”。从生命伊始至生命终结,人一生都在不断地做出选择,不断地解决问题,学习如何成事,修生存之道。“道”之深浅,皆是心、性、智慧的综合映射。

修“心”

“是人就有贪嗔痴,没有贪嗔痴的人,是天国的人”。人从呱呱落地就开始不断地经受贪嗔痴的磨砺,不断地拥有又不断地失去。“心”从最初的坚定到质疑,从质疑再到迷茫,再从迷茫走向坚定。命运在一次次得到和失去的不断轮转和选择中走向不同的轨迹,在不断的磨砺中演绎独属于自己的华章。每一颗“心”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唯有坚守“初心”,坚定“信念”,才能活出真我。

修“性”

人生有六个阶段:“潜龙勿用、见龙在田、终日乾乾、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学生时代,埋头苦读积聚力量;跃入职场,才华初现得良师指引;数年淬炼,欲展翅竞折腰;静待时机,一跃而起脱离底层竞争;势如破竹,渐成一方诸侯;戒骄戒傲,心存敬畏,方可盛世常存,否则盛极必败,悔之晚矣。每一个阶段每一次选择的背后,都离不开生命本“性”的牵引,必须压制人性的弱点,唯有“德”到,方能得“道”。

修“智慧”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宇宙万物,阴阳构成。生存环境,刚柔结合。人若要立于天地间,唯有不断学习、思考、实践、修正,既要靠天靠地,又要亦刚亦柔,最终打开生存的“智慧”法门。唯有此时,方能大彻大悟,“救世主”只能是“自己”。

修行不在成功与否,得道没有高低之分,每个生命亦有自己必然的结局,如《天道》里所说:“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如果你知道了你,你就不是你了”。无论“知”还是“不知”,都离不开“心”“性”的必然,无知时随性而活,觉醒后突破局限。无论哪种状态,都是生命的馈赠。

向阳而生,静待花期。